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b/白癜风患者能否服用复方斑蝥酊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70224/5231290.html前言
王充把人性归于对气的禀受,让气成为人性组成的要素。在这里气有物质性,但是同样内含着人的道德性倾向,所以在性的探讨上,王充也有在人的精神层面来做价值判断,比如他在《命义》对性做的解释,他说:操行善恶者,性也。
虽然王充的人性有超越物质层面的意识,但是从根源来说他的人性论是气性论。王充采取了顺气言性的方式,从个体生命和物质的角度描述人性,认为人性是由气产生。在《率性》王充说人禀受气的多少,决定了人德行的善恶。
王充画像
王充从自己的理论和生活经验出发,把人性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这是禀受的不同造成的
王充觉得人性是有善有恶的,把人性分成上、中、下三个等级,倡导性三品说。王充以土地、水流和人为例子,他说土地的性质好坏是不相同的,因此存在黄、红、黑三种不同颜色的土地,土质也就存在好、一般、坏的差异;水也由于源头不同,便会存在有的水流清,有的水流比较浑浊,而且水流的方向也是东南西北不同的。
人承受与天地相同的本质,在心里形成五常之气分别指仁、义、礼、智、信五种气,所以有的人有仁的品质,有的有义的品质,这是禀受的不同造成的。在对待事情时,有的人动作机敏灵活,有的人会显得呆板,这种轻重程度不同的原因,是人天生的判断力存在差异。
王充《论衡》
再如,人面貌白黑,身形的高大、矮小都是存在差别的。所以在人性论的认识上,王充从自己的理论和生活经验出发,判定人性是有上中下的差异。所以他说孟子讲的性善是专指中等才能之上的人,而荀子讲的性恶是专指中等才能之下的人,杨雄讲的善恶混指的是中等才能的人,在这里王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性三品说人性观点。
在《论衡》中,王充对孟子性善的认识是有偏差的,王充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如此的
在《论衡》中王充对前面讲到的各家人性进行了批评,同时也有继承和吸收。首先,他对孟子的人性论理解是,人出生于天地之间时,都禀受了善的本质,但在渐渐地成长中与外物开始接触,不加克制自己的心性,任意放纵横行,不善的品质开始滋生出来。
王充《论衡》
他不赞同孟子若孟子之一言,人幼小之时,无有不善。意思是如果像孟子说的人一生下来都禀有善性的本质,那就没有在小时候有性恶的小孩了。
王充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如此的,性的善恶是由禀受气的性质所主宰,孟子只说人性的善而不讲恶的产生,所以是不全面的。
《王充及文学思想》
在这里王充对孟子性善的认识是有偏差的,他没有理解孟子所说的性善是指人的道德心性,人在本身上俱有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四端,而用自己顺气为性的方法做解释,这就取消了孟子所说的道德心性在每个人身上具有不可改变的意义。
王充对同时代告子的人性论作了评价,认识也是错误的,他对告子的反对,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
其次,王充对同时代告子的人性论作了评价,他认为告子的人性论是一种中人之性,没有涉及到人性的极善和极恶,所以它是不完整的。所谓极善是指一种纯粹没有恶的因素的人性,就像圣人一样是不教自善的,而极恶是指一种毫无性善因素存在的全是恶的人性。
王充画像
因此,他在这里引用了孔子原话惟上智与下愚不移,来说明极善、极恶的非復在习。不过他是同意告子的人性论譬犹練丝,染之青则蓝,染之朱则赤。后天环境对人性善恶影响的。
在这里王充对告子的认识也是错误的,告子人性无分善恶是指自然之质,并没有人的道德心性的倾向,这和王充的以气为性是有相同之处的,所以他对告子的反对,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
孟子画像
如果说孟子的人性论,只注意到了人性阳的一面,而荀子的人性论只注意到人性阴的一面,这样解释两家的人性论是可以的,但是不剖析人的情性有善有恶,那就错误了。
在讨论性的后天教化问题上,王充和董仲舒具有相同的倾向,董仲舒把人性分为圣人、中民、斗肖三种
王充认为人的情性是同时禀受阴气与阳气,所以不会存在纯善的性和纯恶的情。在这里王充把情性并没有做区分来说明,他只是说情性生於阴阳,有渥有泊,所以情性是有善有恶,由禀气的多少来决定的。
王充简介
董仲舒认为人性中是存在善的因素与恶的因素,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化得到改变。在讨论性的后天教化问题上,王充和董仲舒具有相同的倾向;王充认为有善有恶的中等才智的人,可以通过以后的教导学习,如果接受到好的教化就会变善,如果学到不好的,那么就会变恶,当然极善、极恶心性的人是不会发生改变。
董仲舒也有肯定人性是可以发生改变的思想,他说中民之性的人,他的性可以在后天的教训中渐渐变成善性,善,它是通过后天教化所形成的,并不是生下来时就禀有的。
董仲舒画像
同时,董仲舒把人性分为圣人、中民、斗肖三种不同的人性来说明人性好坏的差别,这和王充的性三品说非常相似,所以不得不说王充和董仲舒在某些思想方面的趋同性,由此可见王充对董仲舒的思想是既批判又继承的。
王充认为世硕和公孙尼子,和自己三品论人性论观点是非常接近,他对两人的人性论思想进行吸收
在王充觉得前人各家对人性的讨论不得其正时,他提出两个人,并对他们的人性论作了肯定。世硕对人性的看法是人性是兼有善恶两个方面,如果取人善的本性,由养的功夫去引导那么就会向善良的方面发展,如果取人恶的本性引导的话,则人性就会向恶的方面发展下去。
董仲舒画像
王充认为这和自己三品论人性论观点是非常接近,人性本是有善有恶,同时还可以由后天修养去引导改变,达到化恶为善的目的。但在这里王充和世硕人性论上是有区别的,虽然两者都强调了性的可变,但是世硕讲的养是对心而言,指心对本体的作用。如果心抉发性的善,那么培养它就会向善的方面发展了,反之亦然。
而王充教告率勉的方式,指的是通过学校和礼法的劝勉教化,来达到人性的转化,所以两者在性的可化问题上,本质是不同的。公孙尼子,同样也认为人性是可善可不善的,如果会反躬于内人性也可以为变。由此王充对两人人性论思想的推崇,表明了他对两人人性论认识的认可和对他们思想的吸收。
王充《虚实之辩》
我们能够感受到,王充对于各家关于人性论问题是既批判,但又继承与吸收的,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之上,王充形成了自己性三品论观点。对于各家批判上,王充一直以自己元气自然的理论概念为纲领,所以对各家的批判存在一定的偏差。
总结
在对各家批判存在错误的问题上,后人对王充是多有不满,认为是其学识不足才让他没有认识到各家理论的深意。王充表现出对各家理论的吸收,就说明他对各家的理论是有正确理解的,但是他不赞同其他人的认识理路而已,坚持自己用气为性的方式,表达元气自然的理论观念。
王充画像
在对前人人性理解错误的问题上,是王充为了坚持自己的认识理论,而要付出的代价。所以,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一点而否定它人性理论的价值,他的人性论对后来人性研究,具有深刻影响作用。同时,他所强调的善恶转化,是很有价值与意义的。
参考内容来源:《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