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秦国的统一大业正式开始读资治通鉴 [复制链接]

1#

第五卷少写了一些:

7.公元前年,吕不韦奇货可居,可能做了一个史上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笔天使投资。具体细节不描述了,想说两点:一是《资治通鉴》明确记载了秦始皇嬴政的亲生父亲就是吕不韦;二是异人归秦后改名子楚,原因是他的母亲华阳夫人是楚人,子楚即楚人之子。

8.前年,天下共主周赧王与各国联合抗秦,派各国精锐部队出伊阙进攻秦国,大败。秦王派将军进攻西周,周赧王来到秦国,叩头领罪,献出全部三十六个城市,三万人口。秦王接受了他的进献,放周赧王回到东周。当年,周赧王驾崩。

《资治通鉴》第六卷(前年——前年)

1.本卷开始,《资治通鉴》用昭襄王纪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2.范雎排挤白起,公元前年,白起被贬为士卒,离开咸阳,后秦王赐剑,逼得白起自杀。前年,当初帮助范雎由魏来秦的郑安平叛赵、王稽因为叛国被杀,范雎的地位岌岌可危,向秦王推荐了蔡泽,自己以生病为借口,辞官。蔡泽估计和范雎是一路人,害怕遭人厌恶而被杀,也只是当了几个月的丞相,便辞官不做了。

范睢刚见蔡泽时,因为蔡泽要取而代之,对蔡泽非常不客气,但经过蔡泽的一番鼓噪,范睢心悦诚服地让出相位。蔡泽的演说太精彩了,《资治通鉴》上没有详细记载,这里我摘录《史记》上记载的精彩语句。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虽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夫人之立功,岂不期於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圣人之常道也。故‘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圣人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意欲至矣,而无变计,窃为君不取也。且夫翠、鹄、犀、象,其处势非不远死也,而所以死者,惑於饵也。苏秦、智伯之智,非不足以辟辱远死也,而所以死者,惑於贪利不止也。是以圣人制礼节欲,取於民有度,使之以时,用之有止,故志不溢,行不骄,常与道俱而不失,故天下承而不绝。‘鉴於水者见面之容,鉴於人者知吉与凶’。书曰‘成功之下,不可久处’。

3.荀况论用兵之道,说明了用兵的主旨在于是民归心,行仁人之兵;用兵的方法在于君主贤明,实行仁、义之道而不是权术,以及为将的方法和军队的建设。荀子一堆仁义之说的后面,《资治通鉴》紧接着记载了一段类似画外音的对话,解答了观众心中的困扰:

陈嚣问荀况说:“您议论用兵之道,总是以仁义为根本,而仁者爱人,义者遵循情理,既然如此又怎么用兵打仗呢?一切用兵之事都是为了争夺、攻伐啊。”荀况说:“并非像你所理解的这样。所谓仁者爱人,正因为爱人,才憎恶害人的人;义者遵循情理,正因为循理,才憎恶反叛、作乱的人。所以,用兵的目的在于禁暴除害,而不是为了争夺、攻伐。”

名言名句:

知莫大于弃疑,行莫大于无过,事莫大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不可必也。

《资治通鉴》中后面还有大量的政论性质的文章,但关于文学之类的比如屈原,则很少记载。

4.前年,周王朝属地的百姓向东逃亡(东边是秦相反的方向),秦国人夺取了周王朝的宝鼎重器(就是九鼎),周朝初亡;前年,秦将领率军讨伐魏国,占了吴城。韩国国君前来朝见昭襄王,魏国全国听从秦王的号令;前年,昭襄王在雍城南郊祭祀上天(只有天子可以如此)。前年,秦昭襄王去世,子孝文王。前年十月,孝文王即位,三日薨;子楚立,是为庄襄王。所有的一切,都在为一个人做准备!

5.在秦蒸蒸日上、开疆辟土的同时,六国之间还不忘互相桶刀,为秦的统一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前年,燕王派使者出使赵国,请赵王喝酒,完了后,使者回家告诉燕王,赵经长平一战后,那些孤儿们还没有长大,可以乘机进攻赵国,占点便宜,结果被赵廉颇反击,大败。前年,齐国的田单收回了被燕占领的聊城。

6.魏安王问子顺(孔子八世孙),天下有哪些人可称为高士,子顺认为没有,如果标准降低点,鲁仲连勉强可以算。安王不同意,认为鲁仲连平时对自己的要求都是强加于自身的,而不是本性的流露。子顺则认为,人都要强迫自己高标准要求自己,做一做就习惯了。子顺的观点可为当世人学习、修身之借鉴。

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7.前年,庄襄王派吕不韦统帅军队讨灭了东周,将东周国君迁移到阳人聚。周王朝至此灭亡,再无人主持祭祀了。

中国人信仰祖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彻底灭亡一个国家,标志就是灭了他的宗庙,让原先国家的后人没有地方祭祀。周有天下后,宗庙血食共八百六十余年。西周已亡,东周能够继续守其祀,而东周又为秦所灭,则尽不祀矣。

8.前年,以河南洛阳十万户封相国不韦为文信侯。蒙骜伐韩,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隔年,蒙骜伐赵,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

9.秦将蒙骜率军进攻魏国,魏军屡战屡败,魏安派人到赵国请信陵君魏无忌回国,信陵君因为窃符救赵,惧怕归国后被判罪,不肯返回后在门客的劝说下回魏国,被魏王任命为上将军。信陵君派人向各诸侯国求援,各国纷纷派兵援救魏国,信陵君率领五国联军击败蒙骜的军队,一直追到函谷关,将秦军压制在关内后才领兵还魏。

魏国安陵人缩高的儿子在秦国当官,秦人让他负责守卫管城。信陵君率军攻管城不下,便派人去见安陵君,把缩高送来让他攻打他儿子。安陵君说:“安陵是个小国,百姓不一定都服从我的命令。还是请使者您自己前去邀请他吧。”于是就委派一个小官引导魏国的使者前往缩高的住地(这个缺德事安陵君不肯做的)。

使者向缩高传达了信陵君的命令,缩高当然不愿离去。信陵君后来逼着安陵君要将缩高活着捆送来,安陵君拿着国家的宪法,说国法上规定:“臣子杀君王,子女杀父亲,常法规定绝不赦免这类罪行。即使国家实行大赦,举城投降和临阵脱逃的人也都不能被赦免。”你让我违背襄王的诏令并废弃太府所藏的国法,我纵然去死,也不执行。缩高闻听这件事后,拔剑刎颈自杀而死。信陵君获悉这一消息后,身着素服避住到厢房,并派使者去对安陵君道歉。

秦国后同样用反间计挑拨魏王和信陵君之间的关系,信陵君军权被夺,以病为由,辞官。四年后郁郁而终。

10.前年,秦庄襄王薨,太子嬴政继位。时年十三岁,国家大事都由文信侯吕不韦决定,号称他为“仲父”。

11.前年,韩国想消耗秦国国力,使其无力东征,便派遣水利家郑国赴秦,游说秦国兴修水利,从仲山起,开凿一条引泾水、沿北山东注洛河的灌溉渠。工程进行中,秦王觉察到了韩国的意图,为此要杀郑国。郑国说:“我确是为韩国延长了几年的寿命,但是这条灌溉渠如果修成了,秦国也可享万世之利啊。”秦王于是命他继续主持施工,完成了此项工程。这条水渠引淤浊而有肥效的水灌溉盐碱地四万多顷,每亩的收成都高达六斛四斗,秦国的关中一带因此更加富裕起来。

万世之利也。像郑国这样的人才是值得历史大书特书的,不管是秦国还是韩国,我就是要把渠道修好,让天下百姓五谷丰登。可惜中国人一直只重视帝王之术,史书的记载也多是帝王将相、争权夺利。

12.赵国任命廉颇代理相国,率军征伐魏国,攻取了繁阳。这时,赵国国君孝成王赵丹去世,他的儿子赵偃继位,是为悼襄王。悼襄王刚执政就令武襄君乐乘取代了廉颇。廉颇因此大怒,攻击乐乘,乐乘跑开了。廉颇便逃奔到魏国的都城大梁,后面便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故事中的郭开算是《资治通鉴》中记载的第一位奸臣了,呵呵!

李牧,一代名将。守赵国边境十余年,使得匈奴单于不敢觊觎。战国七雄中的秦、赵、燕对抗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结。战国末,由于七国之间的战争日益激烈,才使得匈奴强大起来。

13.前年,各诸侯国为秦国不断地进行侵略兼并而担忧不止(“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就这样,燕赵之间还抽空干了一架,燕王见到赵军队多次被秦军所困,廉颇离去便想乘赵衰败之机进攻它,派剧辛率兵攻打赵国。赵军统帅庞暖指挥军队抵抗燕军,杀了剧辛,并俘获燕兵二万人。

燕国老喜欢搞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包括荆轲刺秦。

14.谣传吕不韦与嬴政的关系,与皇太后的关系,皇太后的宫闱丑闻,楚国春申君、李园和楚王的关系。一两对男女关系有时会改变了整个的历史轨迹。好看!

15.杨雄对战国四君子的评价。“上失其政,奸臣窃国命,何其益乎!”深得我心。一个政客只是考虑自己团体的利益,而一个政治家才会真正考虑国家、民族的利益。做人所谓的境界也是如此。

16.前年,李斯上《谏逐客书》。前年,吕不韦饮鸩而死。

前年,韩国国君韩安向秦国割让土地,并献出国君的大印,请求作为秦国的附庸,派遣韩非为使节往秦国拜谒问安。承认秦强大的这方面,韩国是很识时务的。韩非入秦,获得了秦王的认可,遭到李斯妒忌,被李斯陷害而死。李斯陷害韩非子,但司马光对韩非子的评价也不高,认为他死有余辜。因为卖国求荣,让他的祖国韩国灭亡来向秦王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

17.荆轲刺秦。而其源头《资治通鉴》的记载,则是当初燕太子丹和秦王政都在赵国当人质,二人是好朋友,可当嬴政当了皇帝后,不理太子丹,惹得他很生气,结果就是在公元前年派刺客入秦。

18.公元前年,内史胜灭韩,韩也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前年,秦将王翦率军攻击赵军,大败赵兵,杀赵葱,颜聚逃亡。秦军于是攻陷邯郸,俘虏了赵国国君赵迁。秦王政亲自驾临邯郸,将过去与他母亲家有仇怨的人全部杀了。然后回驾,经太原、上郡返归秦都咸阳。秦国攻下邯郸后,赵国灭亡,公子嘉逃到代地称王,是为代王,但赵国已经名存实亡了。

彩蛋:

蔡邕独断曰:陛,阶陛也。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称陛下。应劭曰:陛者,升堂之陛,王者必有执兵陈于阶陛。群臣与至尊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以告之,因卑以达尊之意,若今称殿下,合下之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