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孟子荀子,都属于儒家代表人物,他 [复制链接]

1#

先秦时期有三大儒者孔子、孟子、荀子,通过对他们思想异同的分析,能够掌握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之际的流变过程。下面逐一分析三者的主要思想主张和对历史的贡献。

01孔子

孔子的先祖是宋国贵族,父亲叔梁纥做过鲁国大夫,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时代,孔子对贵族文化接触的比较早。“年少好礼”,十五岁就立志学习文化知识,三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开馆授徒了。由于熟悉礼制,精通六艺,后来孔子就被提拔为司空,由于“隳三都”失利,遭到离间,受到排挤,最后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路。

周朝设有官学,是对贵族子弟开办的学校。孔子开设私学,从而打破了贫寒子弟无法学习的局面。他主张“有教无类”,谁来学习他都会教,立志把贵族文化向民间传播。孔子所开办的私人学校,主要教育两大方面的内容,一个属于文化技能,以“礼乐射御书数”为课程,称为六艺。另一方面是品德修为,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这四个为根本。《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是成功的,弟子众多,影响力也大。

孔子周游列国,做了两件事,讲学和推行仁道。提倡守礼重道是他的主要政治主张,他认为,只有人人遵守礼乐制度,君王以仁德治国,才能实现一个理想的社会。晚年回到鲁国,带领弟子整理文化典籍,使儒学体系逐渐丰富起来,对文化的传承贡献巨大。

02孟子

孟子名轲,是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在一个家教很严的环境下长大的,“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的典故流传很广,从中也可以看出孟母的教育有方。在春秋末年及战国早期,儒家墨家并称为“显学”,到了战国后期,天下烽火四起,儒学渐渐被疏远了。孟子立志重振儒学,批评当时的杨朱、墨翟学派:“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孟子辟杨、墨,对捍卫和传播儒学有一定贡献。

孟子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效仿孔子,带领弟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仁政。先后去过宋、滕、魏、齐、梁等国,其中滕国的国君最认同他的主张,但是由于国小人少,势单力薄,孟子的治国方略也不能实行。到了晚年,回到老家邹国,与弟子万章等人整理文献,写成《孟子》一书。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养气说”、“天爵人爵论”等诸多观点,极力提倡独立人格,认为读书人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观点进一步丰富了儒家的思想内容,也对中华儿女的精神品质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03荀子

荀子名况,著有《荀子》一书数万言,流传于世。荀子研究的问题很多,也很深入,推崇孔子,他认为“国之命在礼”,一个国家存亡的根本,就在于是不是按照礼行事。荀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了“王霸之道”,所谓的王道,就是“义立而王”,所谓的霸道,就是“信立而霸”。王道是他认为的最好的政治,实现王道政治的根本在于重视礼和合乎道义,在此之上,还要做到尊贤和富民,有了贤德的才俊来治理国家,人民得到了好处,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就有了。

人一旦出生,就有了本性,这是天生的,也称为自然之性。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他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人都有相同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就是恶的根源,如果不加以约束,人就会为满足欲望相互争夺,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天下大乱。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仅靠教育是不行的,还要依靠外在的力量来使人不敢为所欲为,这就是他崇礼重法的根据。

孔子是儒家创始者,思想主张是维护礼制、推行仁道。孟子和荀子分别发展了儒家。从“人性善”的路径出发,孟子提倡后天教育养成的意义,注重个人的心性修养,主张君主实施德性教化并以民为本。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主张礼法并用,尤其在乱世,更应如此,唯有重法,才能富国强兵。

这是先秦三儒的思想异同,从中可以发现儒家学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政治形势和时局变化关联密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