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0823/t3ceu27.html中国素为礼仪之邦,君臣父子,天地纲常,礼仪传续千年。
如今,在农村老家,还有一种亲戚叫“没出五服”,你知道什么是“五服”吗?
所谓“五服”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以父系家族为主体的社会,亲属范围扩大到九族,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本人、子、孙、曾孙、玄孙”九个世代。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只要在九族范围内的人,都属于本宗,都为亲属。
在民间,老百姓还认同一个亲属范围小于九族的“五服”说法,即老百姓俗话说的“出五服了”。
其言下之意,就是基本上跟自己没有亲属关系了。
那么,何谓五服?一般有多种说法。
其一,五种血亲关系,即在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这五代血缘关系之内的,就是五服。
换言之,五服是高祖之后的子孙五代人。
原来胞兄弟,经过几代繁衍,一代一代关系就渐行渐远了。
到了第五代,就是出了五服。
相处好的,他们都会记得是一个坟头烧纸,一个门里的,平时里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依然比那些没有瓜葛的家族密切。
到了第五代这个节点上,他们都以还没有出五服为亲密的依据,逢年过节,五服里的人依然你请我邀,喝点年酒,叙点旧情。
到了乱葬岗烧纸,给自己父母爹爹奶奶烧过,也会绕过去找到更长的长辈烧几张纸勉勉人心。
说明源头还在,源流清晰,家族就是家族。
由此可知,“五服”的根本所在是家族五代人之间的血缘关系。
如在山东胶东半岛一带,有“‘五服’之内为亲”的说法。
按照中国一般的礼制要求,“婚丧嫁娶”等重大事务,五服之内的亲属都有义务参加。
其二,是吉服的五个等级,指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五等服式。
其三是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服,由近及远依次叫做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五服。
这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时期。
天下水土大治之后,舜制定了五服之制,即根据臣服程度不同而制定的一种由近到远的理想政区制度,分封诸侯。
五服制度具体如下:
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方,就是甸服;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区域叫侯服;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区域是绥服;绥服以外五百里是要服;要服以外五百里是荒服。
其四,五种丧服制度,即在亲人去世以后,所穿着的五种质地不同的丧服。
此“五服制度”甚为儒家所重,因为它不仅是儒家所倡“孝道、孝礼”的一种直接体现,而且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礼制的一种体现。
此五服制度,延续至今,尽管在外在的形式上,随社会的变迁(地域的不同)可能有很大的变化,但其核心的两个原则没有变化:
其一,依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定丧服材料。
粗麻还是细麻,生麻还是熟麻都是有讲究的。
一般的定规是,亲者服粗麻、生麻,疏者服细麻、熟麻。
其二,依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定穿着丧服的时间。
分别为:三年、一年、九个月、六个月、三个月等。
一般的定规是,亲者穿着丧服的时间最长,依亲疏关系依次递减。
这种依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确定穿着丧服麻衣的粗细以及穿着丧服时间长短的五种丧服制度,就称为“五服制度”。
五服分别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鳃麻。
吉服和凶服之五服,构成了中国古代冠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历代所重视的服饰形制。
五服之服制礼制
自进人阶级社会,自服饰有了文化功能之后,服饰的穿着里暗藏着“大学问”。
地位不同,服饰的颜色和款式也不同。
一些人,是天生的“帝王”;一些人,是天生的“奴婢”,一些人高贵,一些人下贱……
人无别,衣有异。
这无不是人身上的服饰传达出来的信息事实上,当人与人之间有了等级,衣服的功能便也政治化、伦理化了。
作为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冠服制度在夏、商两代初见端倪,奴隶主服饰质地优良,色彩艳丽;而平民和奴隶的服饰粗糙低劣,色调单一。
随着西周的建立,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
尊卑等级的存在也逐渐有了在服饰形制上呈现出来的要求,所以服饰形制也被纳入到了“礼治”的范围里,人们的穿着从此开始有了严格的规范。
周代贵族常服形式为上衣下裳,佩饰黻带,另外持笏佩玉也是当时贵族服饰的一种风尚。
当然,不同场合要配的服饰,也是不一样的。
这些放在现在,或许会觉得繁琐,但在当时,是区分贵族和平民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套严谨的冠冕制度,其中就包括了“五服”——吉服和凶服。
而吉服还要分为九等,五服只是宏观上的等级原则。
比如帝王的吉服就分为九等。
作为帝王服饰内在的等级,主要是视其祭祀对象的不同而定。
帝王的青服有九种,祭祀皇天上帝则穿大裘并着冕服,礼祀五方大帝也是这样;祭奠先王则穿衮冕,祭先公及飨宾客及与诸侯骑射则服略冕;祀四望山川之神则服毳冕;祭五谷之神及五色之帝则穿希冕;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则服玄冕。
在这里,就服装而言,可能仅是款式的稍许差异、图案的多少有别、面料质地及用量的不同,这一切都强有力地规范和排定了外在对象的等级与秩序。
至于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不仅因级别而穿藏不一,而且所执所佩之饰也以等差量化来区分。
以玉圭为例,其名称上不仅君臣有别,而且公侯伯等因级别不同而亦有差异;在形制上,自天子而下公侯伯等由大到小,呈现出明显的降幂式等差序列。
具体到服饰款式,《礼记》说得简洁明确:“天子龙衮,诸侯献,大夫黻,士玄衣缥裳。”
公可以像王一样戴衮冕,但公所戴的冕旒虽也是九旒,但每旒是用九玉而不是王所用的十二玉,且所用玉为苍白朱三彩。
这样,公的衮冕旒前后共用玉为颗,比王少颗玉。
侯伯七旒,旒用七玉;子男五旒,旒用五玉;卿、大夫则有六旒、四旒、三旒、二旒之别,因孤、卿、大夫中有属于王者,其所得命数各有不同,因此所服冕旒之数也有不同。
饰质地优良,色彩艳丽,而平民行文教,其余二百里则作为防卫之地,振兴武力。
而吉服的五服,其差别主要在于衣裳纹样的不同。
《尚书·益稷》记载的一段话里提到古帝王上衣所绘的六种图案,也就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和下裳所绣的六种图案,即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合起来是十二种,这十二种纹样就是后来所谓的“十二章”。
东汉郑玄给其作了注,大致的意思:十二章纹是只能用在天子的衣裳上的,到了公则是用从山、龙以下的章纹,也就是九章,侯伯只能用华虫以下的章纹,也就是七章,子男、卿大夫的章纹依次递减。
十二章纹也不是纯只有审美上的意义,而是分别有着不同品格的含义。
十二章纹既各有其象征意义,其数量依次减少,自然其象征的意义也随之减少,而不同等级的差异,也就由此而生。
比如,天子用十二章纹的吉服,公爵只能是九章纹,因为前三章纹,也就是日、月、星辰照临下土的品格,只有天子才能与之相配。
由此可见,不同形制的冠服,其差异不仅仅在于图案多少,更在于其背后象征意义的差异及这种差异所昭示的等级秩序,如果违背服制,就是僭越,不仅是对礼仪制度的破坏,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等级秩序的破坏。
至于凶服,则是丧服。
丧服和居丧,是丧礼的一个重要部分。
西周之初就有“丧服”一词。
周成王去世,康王即位,他在朝仪完毕后便马上“反丧服”,即又穿上丧服,但这一时期的丧服是什么形制目前未见更详细的记载。
最早明确记载丧服名称和居丧礼的,是春秋中期齐国晏婴为父亲居丧:“粗缞斩,苴、绖﹑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
就是穿最重的斩衰丧服,系着麻制的带,持孝杖、穿草鞋,只吃粥,住在守丧的木屋里,睡在草席上,头也枕在稻草上。
这要算是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孝子居丧的情形了。
后来,孔子和孟子都倡导三年丧和孝子守孝的规矩,所谓“齐疏之服﹐纤粥之食”,穿粗布丧服、吃稀饭,基本如同晏子所行。
至于三年丧的问题,也是最早在春秋中期稍后时提到的,晋国叔向说周景王的穆后和太子同年死亡,“王一岁有三年之丧二焉”。
这是说夫为妻、为长子都服三年丧,这是一种古制。
但在这时,一些国君死、后君即位的当年或次年,就举行祭祀﹑嫁娶等活动,都违反居丧的要求,说明当时三年丧制似乎还在形成之中,未成定制。
或者,当时服丧期间活动并无特别的限制。
要不,就是当时服丧期间的活动并无严格的限制。
三年丧的原理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要用三年丧作报答。
战国后期,荀子正式提出“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的制度,这为秦汉以后所实行;又有人考察较普遍采用的应该是二十七个月。
关于先秦时代的丧服丧期,《仪礼·丧服》已有完整、详细的记载。
丧服包括冠饰(兼发饰)、衣、裳、带、屦(鞋)。
衣、裳称“衰”(缞),带称“绖”,合称“衰绖”。
丧服以质地最粗糙﹑服期以最长者为最重丧,依次递减、递轻。
另有执“杖”与否之分。
丧服上的“五服”,大体是依据宗法与庙制的五级亲属:高、曾﹑祖、父、己身立制,己身下至玄孙亦然,就是渐疏远渐减服级的。
首先是“斩衰”。
斩衰,服期三年,为“五服”中最重的丧服。
斩衰的衣裳布料都是最粗的生麻布,而且不会缝边,任由它毛躁。
以此来表示不修饰尽哀痛。
斩衰还配有有丧帽﹑丧带﹑丧鞋,并有苴杖。
这是臣为君主、子及未嫁女为父亲、直系孙为祖父、妻子和小妾为丈夫和公公、父亲为长子所服。
齐衰,在五服当中属于第二等,排在斩衰之后。
齐衰之衣服面料是粗疏的麻布,上衣和下裳是分开之作的。
但是它们的边缘不同于斩衰的毛边,都是很整齐。
具体服制及穿着时间视与死者关系亲疏而定。
齐衰三年适用于父亲已去世,子及未嫁之女为母亲服丧,或者母亲为长子服丧;齐衰一年、用丧杖,适用于父亲还在世、子及未嫁女为母亲服丧、或者丈夫为妻子服丧。
齐衰一年、不用丧杖,是为祖父母、伯叔父母等,或者已嫁女为父母,或者祖父母为嫡孙服丧;齐衰三月是为曾祖父母、高祖父母服丧等。
大功,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
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之丧,都服大功。
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也服大功。
小功的衣服是用熟麻布做成的,服丧期限是五个月。
而穿小功的,是同宗族的曾祖父母、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祖父母、未嫁祖姑﹑堂姑等。
锶麻,锶为麻丝,布缕最为细密,服期三月。
为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即祖父母的伯叔父母以下的四辈)、为曾孙、玄孙等服丧用。
另外,对未成年的死者(十九岁以下)服丧,有殇大功九月、七月和殇小功五月三种。
这套丧服制度完整地体现了当时存在的宗族结构和宗法制度的内核,从丧服中可以看到以丧主(宗子)为中心,向上、向下和向旁的亲缘关系,逐渐由重到轻、有次序的丧服系列。
五服的丧服制度其实是代表了在家族中,身份有亲有疏的五个等级,到了五服之外,宗法关系则也淡了。
从丧服五服所规定的等级次序中,如子为父、妻为夫、父为嫡长子服最重的斩衰,子为母、媳妇为公婆、众孙为祖父母服次一等的齐衰,外孙为外祖父母服次一等又次一等的小功,丈夫为妻子的父母则只服最轻的缌麻,最能体现出宗法制的父权本质。
事实上关于丧服五服的具体规定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很多古代典籍对于丧服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由于规定太过琐碎,儒者们自己也常常犹疑不定,有时甚至互相批评。
而关于各地的具体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
《中国风俗辞典》在“成服”词条中介绍了安徽淮北地区的服孝制,和李亦园在《我的人类学观(一):说文化》一文中对台湾人办丧事的描写,就有着很大的区别。
仪变迁,礼永存
对于“五服”中的丧服,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再使用那么严苛的守孝方式,宗法制中的父权糟粕也逐渐淡化,但是对先人的尊敬之礼是永远存在的。
“五服”这个概念,留存在历史中,有着吉服与凶服等多重阐释,但是在现今大家最为熟知的,还是五种血亲关系这种解释。
不管“五服”代表的是什么,它的核心都是指向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礼与仪。
参考资料
《杂谈数字里的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