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选进教材的劝学论证有误我们都被荀子忽 [复制链接]

1#

上过高中的人一定都学过和背过荀子的《劝学》。这一篇文章在高考中的默写中也是经常出现。当然了,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把这一篇文章当作经典之文来看待

《劝学》是《荀子》这部书的首篇,也可以看出荀子对学习的看重。荀子之所以看重学习,是和他的性恶论有很大关系的、荀子认为人一生下来本性是向恶的,为了使人们向善,成为圣人,就需要通过学习来改变本性。学习是使人发生改变的一种手段。

选进教材的《劝学》总共是四段话,是节选,而且是跳着选的。按照原文来看,从学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中间还有“故不登高山”到“福莫长于无祸。”这一段,还有“南方有鸟焉”到“君子慎其所立乎!”这两段。

为什么要跳过这些段落,没有把这些段落选进教材?从文本看,更多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被省掉的这几段读起来并不是那么顺畅,而且用语也不是那么通俗易懂。比如“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等待。

选进教材的这四段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日常见到的事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让人更容易接受关于学习的论断。这篇文章更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文章的比喻论证,也是教师们经常讲到提到的。

其实仔细看看,荀子的论证还是有些问题的,并不是严密。

比如第二段,前面那举出了5个事物,分别是青,水,木,木,金。说完这些事物之后,直接推导出结论,那就是“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结论。中间没有任何的分析与阐释。而且结论中用的就是“君子”,和开头第一段中的“君子”属于同一类人。这样的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了,学习更多的是内心的驱动,没有外力的影响。和前面5类事物受外力影响而发生改变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还有第三段一开头谈的是学与思的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否定了思,而肯定了“学”,这样的说法明显是有偏颇的。没有辩证看待问题。而且提出这一看法之后,之后的文章内容并不是学与思,而是改弦更张,变为了需要借助外物才能更好学习。这一段前后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到了第四段,论证稍微好一些,前后还算有逻辑关系。

其实这也正说明荀子的文章并不是以说理让人信服,而是以气势,以文采让人信服。所以在《劝学》这篇文章中你会看到大量的排比,大量的修辞,在这种气势的影响下,不自觉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你再看看先秦庄子,孟子的文章,也都有这一个特点。这也是东西方的哲人在说理的区别。

你可以试试找找文章中别的论证漏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