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女娲宫进香题诗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这是纣王在祭祀时在女娲宫所题的诗,从而导致女娲震怒,忽悠轩辕坟三妖说什么“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至此由一首诗而引发的战争就此开启。
帝辛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帝辛历史事件记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帝辛人物简介
帝辛画像
帝辛(辛、纣,约公元前年-约公元前年),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史称纣王、商纣王。
“商纣王”的正式名号是帝辛,殷商王朝第三十一代天子,“商纣王”是后世对他的贬低性称谓。
他在位期间,经略东南,征讨东夷,将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巩固了中原王朝的统治,但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后期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帝辛历史记载
酒池肉林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通夜饮酒作乐。后世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荒淫无度,也形容酒肉极多、筵席奢华,例如《汉书》在记载汉武帝款待西域使者的丰厚时,也使用了“酒池肉林”一词。
炮烙之刑
炮烙刑
《荀子·议兵》称,帝辛曾设“炮烙刑”。《吕氏春秋·季秋纪》和《淮南子》也都有关于帝辛时曾存在炮烙之刑以及姬昌请求将之废除的说法。《史记·殷本纪》则记载帝辛设置了叫作炮烙的酷刑,后在姬昌的建议下将该刑废除。
对于这种刑罚的具体方式,后世有不同观点。一说是在架立的铜柱上涂抹膏状物,下面烧旺炭火,强制人在铜柱上行走,脚烫滑,人即跌入炭火烧死;或强制人抱着烧红的铜柱,活活烙死。《列女传》即持这种观点,并称这是商纣王取悦于妲己的方法。而邹诞生《史记集注》则认为该刑罚是在铜制网格之下放置炭火,让犯人在网格上行走。
《韩非子·喻老》也提到帝辛“设炮烙”,但据俞樾的观点,此“炮烙”系指烤肉用的铜格,并非刑罚。
帝辛主要成就
帝辛
恶政新解
有学者对帝辛的种.种罪行、恶政作了新的解读,认为是政治变革之举。例如,将“不敬神”解读为他“反对神权”、“改革旧俗”,将其“任用罪人”、不重用贵族,理解为“打破奴隶主贵族‘世袭’制”、“从中下层提拔了一批新人”以“为其革新路线服务”。
《商代史》亦认为帝辛进行了完善制度的尝试,包括:
变更用人制度,重用“小臣”集团,提拔了一批非世官大族的人员,见于史籍的有飞廉、恶来、费中、左疆等;
加强对外服的控制,具体有将西伯昌等三人任命为三公、羁縻于朝廷,以及举行军事演习等举措;
推行法律改革,通过法律惩罚的方式使内、外服各族人口脱离族组织而纳入自己的直接掌控之中,从而扩大自己直接控制的人口数量、削弱贵族势力,同时以严刑峻法镇压贵族反抗;
严格推行周祭制度,固定和缩小致祭神灵的范围,以此疏远旧贵族,等等。
但是,在学术下移尚未发生的时代,帝辛提拔的人员对商王朝典章不熟,加之出身较低,缺乏政治经验,唯帝辛马首是瞻,破坏了政治体系的稳定性。而排挤世官大族的做法也导致商王朝内部离心离德。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对于商王朝的灭亡起了加速作用。
营建朝歌
朝歌古城
关于殷商晚期的国都问题,学术界有多种说法:①传世的《古本竹书纪年》有盘庚迁殷后商王朝“更不徙都”的记载,就此,后世有部分学者怀疑相关文字是“以张守节释《史记》语为《纪年》本文”;②殷商于帝辛之父帝乙时徙都沬邑;③多种传世文献反映出,帝辛在朝歌(即原沬邑,今河南淇县)拥有琼室、鹿台、玉门、酒池肉林等活动场所,其中有的是帝辛所营建或扩建的,并且,帝辛可能迁都于朝歌。
有支持帝辛徙都说的学者推测,纣王对朝歌的营建早已开始,但迁都应是在其在位晚期,其目的可能是为了规避周戡黎(今长治附近)、伐邘(今沁阳)后对位于今安阳的殷都所形成的两面夹击的形势,并借此喘息之机再次对东夷用兵,但由于周消灭崇侯虎、占崇国(约在今西安沣水西),打开了沿渭水东进灭商的道路,使帝辛的计划落空。
周武王姬发
周武王在出兵攻打商王朝前的战前动员,只是说了一句:“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这样一句讨伐口号,实在是苍白无力、完全没有说服力。亡国之君,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评价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过①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又见《毛泽东文集》,文字略异)②商纣王是很有本领的人。周武王把他说得很坏。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后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