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级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中国文化历为重视“为人之道”,“处世之方”,中国的哲学认知更是如此,由于这种紧密关系,二者也都包含非常丰富的人生哲理,为建立现代的科学人生观、世界观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可供借鉴和吸取的历史文化遗产。
哲学要解决的是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度过人生、如何安排人生的大问题,换言之,也就是要解决人生关切的问题,小至人的生、老、病、死,生存与生活问题,大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归宿等问题。而人只要活着就会有生活,有人生,进而就会有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价值观念问题,人生哲学的最高问题是人生理想问题,是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不但能够获得关于人生哲理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能够从中得到如何有意义的度过人生、如何安排自己人生的深刻启示和教益。
欲学习与研究人生哲学,必须对人性理论、历史哲学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中国人的人性和历史哲学如何呢?今天哲学诗画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心得。如有异议或建议,请后台留言!
中国传统哲学的四种类型
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构、价值取向、文化内函来看,中国哲学大致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等六家(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旨》),后来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又提出“十家九流”之说。所谓“十家”,就是除了司马谈提出的“六家”之外,又增添了农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班固认为“小说家”难以确认,故除了小说家之外,谓之“九流”。其实,从文化史的发展和历史的影响来看,诸子百家中主要是儒、道、墨、法这四大家,因而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也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这四种类型。
儒家——讲道德、重进取,是一种现实主义人生观,要求“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论语·学而》。
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等,都是做人的基本规范、基本信条,也就是儒家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也是儒家培养理想人格的价值尺度。凡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能够坚持以上操守,并以之为安身立命者,就是儒家所称誉的“圣贤”、“志士仁人”,他们能够做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践行儒家规定的道德规范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儒家哲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求进取,讲现实。儒家都是现实主义者、追求现实的道德的永恒价值和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人格。孔子一生少言性、命,不谈鬼神,总是教导弟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进取、奋斗。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难以回答,便问老师如何回答。孔子说:“其为人也(指他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进取心、上进心的重视。
孔子经常教导弟子,为人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教导人们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对人生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他曾语重心长地劝导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他还用流水一去不复返激励人们要爱惜时光,做有意义的事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以上这些,当然还有《论语》里还有更多例子和言论,都表现出孔子对现世的重视。即——“未知生,焉知死?”。
道家——重境界、追求个体自由放达,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
道家的哲学与儒家的哲学相比较,在思想表现形式上似乎不如儒家那样现实、那样积极,但是在精神追求上显得极为深沉、老成、博远。
道家哲学概括起来就是:无为而治,莫与人争,少私寡欲,洁身自好,返朴归真,遵循自然。老子或道家的哲学的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
第一,处事谦下,保护自己
老子说:“圣人欲上民(欲为民上),必以言下之(言谈谦下);欲先民(欲为民先),必以身后之(处事先人后己)。故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皆乐推不厌也。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66章
由于待人处事谦下,所以当你居上位时,不被一般人看成负担,也不会被普遍百姓伤害。他还说:“吾有三宝,特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必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第67章。这些所阐明的都是善于保护自己,不为人害的人生哲理。
第二,自由自在,不受外界名利、物质引诱
道家的庄子最讲究人生哲理,他提倡人生要“逍遥游”,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处事要做到“为善者无近于名,为恶者无近于刑”,即为善不要达到成名地步,做坏事不要达到受刑地步。庄子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庄子讲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旨在说明“以无厚入有间”、“缘督以为经”的人生哲理。讲述论辩“伐林”与“杀雁”的故事,旨在叙述一种“外乎材与不材之间”的处世哲理。还有《史记·老庄列传》写楚威王使厚币聘请庄子为相,而遭庄子拒绝而“终身不仕”的故事,这些故事的目的都是宣扬道家的一种洁身自好、不为物役、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耐艰苦的公利主义人生观。
墨子在先秦诸子中是唯一出身于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家,墨子自称为“贱人”,长期为手工业匠人,过着比较艰苦、贫困的生活。
《墨子·鲁问篇》说他“短褐之衣,藜芥之羹,朝得之,而夕不得。”由于墨子出身卑贱,所以他的哲学思想能体现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提倡人生都应该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奋斗。他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
何谓天下之利呢?墨子说:“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墨子·兼爱》。何谓天下之害呢?墨子的原文是:国与国相攻,家与家相篡,人与人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知调,此天下之害也。
墨子一生反对淫糜作乐,故作《非乐》,以使士君子“能竭股肱之力,使农夫“能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粟”,使妇人“能夙兴夜寐,多治麻丝”。他反对“命运”之说,认为那都是人们捏造或不努力的结果,故作《非命》。
墨子主张以“强力”维持生活,改造社会,说:“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故不敢怠倦。”
《墨子·公输般》中记载了一则关于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他不惜徒步行走十日十夜,由鲁国到楚国都城,说服公输般和楚,经过一场辩论,终于折服了楚王,制止了一场楚攻宋的战争。这一故事有力地体现了他所提倡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生哲理。以上这些都是通常所说的“墨家精神”。
法家——倡导急功近利、追逐权势,是一种实用主义的人生观。
法家哲学与儒家、道家的哲学具有重大的差异。如果说儒家重视道德人格、道家提倡精神境界的话,那么法家特别强调追求现实和功利。
法家接受了荀子“人性恶”的理论,认为人生来都有耳目口鼻、声色味觉之物欲,人性是恶的,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人的物欲一旦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乱、斗争,为了改造人性、制止争乱、必须实行法治。所以,法家的哲学是追逐功名和权势,为了功名和权势可以不择手段,“不避亲疏”,在社会关系中不讲道德仁义,专讲利害,把人与人的关系均视为利害关系。只有对我们有力的,无论符合不符合道义,都可以去做。
卫国人商鞅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实行变法,推行法家的思想。他坚决反对“礼治”,反对法古循礼,贯彻“不避亲贵”的原则。当他发现贵族和太子干扰变法推行时,便明确提出“法之不行,自于贵戚,君必欲行法,先于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师付。”——《史记·秦本纪》
法家的著名代表还有荀子,孙子,他们的思想和著作,都充分体现了法家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人生观,尤其在军事和国家智力上的运用,在当时那个年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两个共性特征——
中国传统哲学当然不止以上四种类型,还有后来传入的佛教文化所提倡的“空我”人生观,纵横家所主张的“纵横”人生观等,也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相当影响。不过比较重要、突出的是儒、道、墨、法这四种类型的哲学。
我们把这些人生哲学从整体上加以分析,可以看出有两个共性特征:
一是做人与为学一致;
二是个人修养与为政的统一;
为何会出现这两种共性呢?究其原因,可能跟我国文化的特质和国人的性格有关。
1,做人与为学的一致
中国文化一直把学问与道德联系起来,看作是评价理想人格的基本素质。《论语·学而》全书的第一段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一生把学习看作是人生的一大乐趣,看作是人生的一种理念。因此,他总是把人生与为学联系起来看待。
体现他这种人生哲学的还有:“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学而》。他把“文”、“友”、“仁”三者统一起来,互为推进,这实际上就是把做人与为学统一了起来。在做人与为学的关系上,做人是最高的价值追求,为学之前要先学会做人。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他毅然地说出:“朝闻道,夕死可矣!”
2,个人修养与为政的统一
中国传统哲学不仅主张做人与为学的一致,而且更强调做人与为政的统一。这一特点更加突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强调“内圣”与“外王”的内在联系与转化。
《庄子·天下篇》总结说:“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无论是儒家抑或道家文化都体现了这一特征。概括儒家道统与治统的《礼记·大学》所阐发的“三纲领,八条目”最能典型地说明这个问题。
儒家认为,无论为人或治国,都应该遵行“大学之道”。
所谓大学之道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于至善。这里的“明德”、“亲民”、“至善”,既是个体人格、个人修养的理想境界,又是从政、治国的最高目标。
所谓八条目则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大学之道与八条目的内在关系分析,儒家是把个人修养看作“治国平天下”的必要前提条件,治国平天下之前首先要修身。从这个意义上,《大学》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同时又把“治国平天下”看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是修身、为学的基本活动,最后的归宿则是“治国平天下”。这样,我们便理解了为什么说儒家的人生哲学是“入仕”和“入世”的道理,从而也就认识了儒家哲学体现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精神内核。
最后再说下孔孟——
孔子生在春秋末期这个大国争霸的乱世,虽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但是终因其思想与现实不合而不被重用,最后只能借助教育安身立命。
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很多孔子为此而发出的慨叹。在这些慨叹中充分地体现了他当时的无奈心境,以及儒家对人生的看法。孔子经常教导弟子们:“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居,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秦伯》
这些生命调整或处理个人生命与社会治乱关系的思想伦理原则,从其深层的底蕴来分析,说到底是人生意义和生命归宿的大问题。人非动物更非草木,不是简单的有吃有穿有玩就可以活下去的,人还有思想、灵魂,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处在于“道”(或称“礼仪”),所以孔子说“有道则居,无道则隐”。
孟子在发挥孔子这个思想时,把人的生命价值与“道”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他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
以上便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四种类型和两个共性特征,这些所体现的也正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以及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