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学仰文山”
加入文山书院大家庭!
江右文氏:一个旷世家族的传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是每一个国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今天,谈谈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点粗浅认识,如果能给在座的年轻人一点点启发,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浅谈“中国”、“文化”两词
古人所谓“中国”,首先不是政治概念,而是文化概念,意思是古人心中的“世界文化中心”。这个中心的地理条件是要在中原,即古人的“天下之中”,建立在这个地方的部落聚居地或城市,就叫“中国”。
最早“中国”一词的文字记载见于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说的是周公营造洛阳的史实,叫“宅兹中国”。同时出现在“何尊”上的还有道德的“德”字,原文是“恭德裕天”,即“以德配天”的意思,也就是“以德治国”的铁证了。
古人所谓“文化”是一个动词,就是“以文明去教化”的意思,如果教化不了,就怎么办呢?“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汉刘向《说苑·指武篇》),就是以武力解决了。文化有时必须以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作后盾,才得以传播。譬如:清军入关后,汉人男子“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实行强制的文化认同。但,文化,本身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可以不依赖硬实力而存在。斯大林曾问“教皇手下有多少个师?”可事实上教皇在西方国家不乏软实力,影响巨大。约瑟夫·奈在《软实力》一书中写道“美国获取冷战胜利的过程中,流行文化功不可没”,例如“柏林墙的倒塌”,其实在倒塌之前,电视、电影、流行音乐早就“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的传播,没有他们搞破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这就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
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是西周。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夏、商两代,都是摸索阶段,西周建立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这就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和以纲常伦理为核心的礼乐制度,决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西周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是相当于希腊之于西方文明的。借用马克思的话说,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我们中华民族则是“早熟的儿童”。因为,在中华文明的儿童时代就诞生了很多的巨人。
童年的巨人
约公元前六世纪到前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尽管这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却是中国文化思想发展的萌生和发源的阶段。相比后来,这虽然还只是童年时代,却是一个光辉灿烂的童年,创造了许多高不可及的范本的童年,是“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的童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论古希腊艺术)。
这一时期,不管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个个都想问鼎中原,于是纵横捭阖,战争不断,大大小小的战争数百次之多,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水深火热,道德普遍滑坡,学术空前繁荣,思想充分自由。于是,诞生了许多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学术门派众多,当时影响力较大的有十家,分别是儒、道、墨、法、名、杂、农、阴阳、纵横、小说等,小说家不入流,因此又叫九流十家,也叫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这是拥有古老文明的民族的、健康的、美好的、辉煌的精神童年。
巨人一批批地涌现,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孙子、荀子、杨朱、商鞅、韩非、屈原等等。有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改革家等。
巨著一部部地诞生,《诗经》《周易》《礼记》《春秋》《左传》《道德经》《论语》《墨子》《庄子》《孟子》《列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离骚》《吕氏春秋》等等。
其智慧如江河一样奔泻,才华如花朵一样绽放。
中国的诸子百家时代,比之古希腊毫不逊色,欧洲人一切赞美古希腊文明的创造力和文明成果的词,移用到我们那时的祖先的头上是当之无愧的,只是由于我们民族的特性,不太擅长赞美而已,而且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一直没有中断,也是古希腊、古埃及、印度和巴比伦文明所无法比拟的。
百家争鸣
如果要选出几千年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杰出代表人物,估计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选一个人——孔子。
孔子在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居功至伟,孔学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代名词,并非偶然。其核心价值是“仁”,政治主张是“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在世时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推销他的学说,到处碰壁,被人形象为“若丧家之犬”孔子听了也不生气,反而笑道,是呀,是呀!就象丧家之犬。
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已经“礼乐崩坏”。可恨的是,不光是五霸、七雄们不吃他的那一套,连墨家、道家、法家都和他唱对台戏。口水仗打得不亦乐乎,一点也不亚于诸侯们真刀实枪的战争。
百家争鸣由此而起。
1.争鸣之一:关于爱
孔子主张“仁爱”,“仁者爱人”,仁爱出自人的天性,对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的爱,叫“亲亲之爱”。只不过仁爱有先后、有亲疏、有等级高低,需要礼乐制度来规范,通过诗书来教化。但,法家的商鞅则把礼乐诗书称为“六虱”,韩非也把儒者称为“五蠹”,说“儒者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都应该禁止。到了秦汉时期都得到了实现。
墨子主张“兼爱”,反对仁爱、礼乐,兼爱类似西方人的博爱,不分亲疏远近、尊卑贵贱,一视同仁地爱,是平等的爱,不象仁爱有等级。只是经不起孟子先生弱弱的一问,墨子先生真的相信自己爱邻居的孩子能跟爱哥哥的孩子一样吗?还不说跟爱自己的孩子。正如毛主席说的,世界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庄子主张“不爱”,也认为礼乐虚伪,“圣人生而大盗起”(如洛阳铲,就是盗墓贼发明的),结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正如鱼儿在干涸的陆地上“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何如相忘于江湖”呢?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不需要爱。老庄这一派的极品-杨朱,孟子批判他“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当然,也有人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份人权宣言。
韩非认为没有“爱”,只有利害关系,仁爱、兼爱都没有用,儒墨两家鼓吹先王爱民如子,但人民照样犯罪,君王照样杀人。在他的眼里,人是靠不住的,什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同学等等,在儒家眼里温情脉脉的面纱都被撕下了,都只有赤裸裸、血淋淋的利害和算计;靠得住的是制度,要用制度来防范人们作恶。但他自己最终也没有防住他的同学李斯害死了他,可见,防不胜防。
2.争鸣之二:关于人性
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恶”,就象水一样,不分东西,就看你怎么引导。你在东面决口,水就往东流,在西面决口,水就往西流。告子是战国时与孟子同时的思想家,兼修儒墨两家之道,是中国人性论的开创者。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也象水一样,水总是朝下流的,人性向善主要是引导。思想教育是管用的,德治是可行的。
庄子认为“人性真”,“性者生之质”,属于自然人性论的主张,以“道之真”作为人的本性之真的存在根据,“道之真以治身”—道的精华用以修心养性。
荀子认为“人性恶”,是人性中有恶的意思,人的自然属性恶,人的社会属性善,“善能胜恶”,但人性象火,不能靠引导,只能靠防范,防范靠制度,要加重刑罚来禁止犯罪。他的这些思想被他的学生韩非继承并发扬光大。
韩非子认为“人性本恶”,“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在,士死之”,人们追求的无非“名利”二字。譬如,万乘之主、千乘之君的太子,都是不可相信的,因为他的想法就是巴不得君王早点死,他好继位:开马车铺的希望人人富贵,开棺材铺的希望天天死人。所以,思想教育是不管用的,德治也是不行的,管用的就是严刑峻法,也就是“法治”。
人性争鸣的战火就烧到了治国上来了。
3.争鸣之三:关于治国
道家自治,讲天道,就是回到太古,回归到自然状态,老子的观点是“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无为而治”不是不治,而是大治,是“无为无不为”,充满了辩证法,这种无为而治思想被法家的韩非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庄子更是走向极端的“无政府主义”,形象的说法叫“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杨朱“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墨家人治,讲帝道,就是回到尧舜,寄希望于国家有一个尧、舜一样英明的领导人,办法是“尚同”,一切思想、观念和意见,都必须统一于上级,最终统一于天子。
儒家德治,讲王道,就是回到商周;德治的结果也是人治,以德治国也必然变成圣人治国,但儒家的办法就是通过礼乐、宗法,建立家国一体的制度,孟子的“仁政”比“德治”前进了一步,有了一定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现在“以人为本”就是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延伸。儒家理想的社会是小康之世,财产和职位都在家族内世袭、代代相传,承认私有制是文明时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也付出了道德堕落的代价。孔子经常感叹人心不古,十分向往周朝的初期,“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法家法治,讲霸道,韩非子说得很直白“君不仁,臣不忠,则可以霸王矣”。他的办法就是“两面三刀”,两面就是奖与惩、赏与罚;三刀就是势、术、法。势就是威势、用权势建立威望,术就是权术、用来对付臣下,法就是法规、用来治理百姓。如果说,前面三家都是理想主义者,但,回到从前,回到人类的儿童时代,是行不通的,那么,法家就是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是向前看的,尽管这前进看起来有点残酷无情,但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正如人的成长。
最终,秦始皇采用了法家的学说,统一了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4.没有结论的争鸣
百家争鸣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结论、也没有输赢的争鸣,各种不同的学说平等地竞争,互相抨击,毫不留情,没有一家一派能够凌驾于其他各家各派之上。庄子感叹当时“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描画了当时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先秦诸子们独立思考着宇宙、人生、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原创性的思维,没有因袭,无所依傍,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他们相互批判、竞相争鸣,被批判的著作并没有因为受到批驳而消失反不断发扬光大,批判的论著至今也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彼此靠的都是理论自身的力量。儒、道、法、墨四家互相学习借鉴的痕迹也随处可见。
诸子百家,共同构成了群星璀璨的美景,百花齐放的盛况,奏响了我们民族思想文化上的华彩乐章,给后人留下了丰硕的文化财富。
秦始皇的千秋功过
焚书坑儒。这一场文化浩劫,就足以让秦始皇以及他的帮凶李斯钉上中国文化史的耻辱柱。
坑儒,一次活埋四百六十余人。焚书,除了官方藏书、秦国史书以及医、卜、农书外,私人所藏哲学文艺诸子百家之书都被付之一炬。当时的法令处罚条款是这样的:焚书令下达三十天还没烧书的,脸上刺字判刑四年;聚谈诗书的斩首;以古非今的灭族。中华文明的许多宝贵遗产,从此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许多先秦古籍,都是很多人冒着杀头、灭族的风险,有的埋在地下、有的藏在墙的夹缝中,才幸免于难的。
秦始皇于中国文化罪莫大焉,同时也功莫大焉。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政权,就包括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
书同文,就是废除异体字,推行简体字。把笔画繁多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后来进一步简化为秦隶,连低级官吏和底层人民也可以认识了,所以叫“隶书”。这就普及了文化,延续了文明。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不中断,薪火相传,汉字功不可没。感谢我们的先祖创造了汉字,这种神奇的符号,是象形文字而不是拼音文字,既是实用的,又有艺术的品味和审美的意味,在形成华夏文化心理结构上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传说“仓颉造字”使“天雨粟,鬼神哭”,难道汉字能够通神?是的,甲骨文、金文最初就是用于占卜、祭祀的,祭祀祖宗先人,占卜是祈求神灵保佑的,是与神祇沟通的。
书同文的结果,是一个更大的民族诞生——汉族。汉族是华夏民族的升级版,始于秦,兴盛于两汉,汉武帝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汉帝国,也就有了汉语、汉字、汉族、汉人、汉服等等。也正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美的追求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重大变化时期,可以说是继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后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时期。如同春秋战国,也是源于战乱,才有了不同文化的交往,分布的地域比春秋战国时期广阔得多,不仅有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还有外来的佛教的冲击,加之玄学兴起,也冲击着日渐式微的儒家思想文化,汉末民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各种文化思想在这里并存、交锋,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所谓乱世出英雄,也出思想。
这一时期,正是由于人的觉醒,特别是审美意识的觉醒,使人和人格而不是外在事物,日益成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哲学、文化和艺术的中心。才有了鲁迅先生说的“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吸引人们眼球的不再是如汉代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功业、两汉经学家的学问和汉末士人的节操,反倒是气质、才情、风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魏晋风度。
但奇怪的是,百家争鸣备受推崇,而魏晋风度则褒贬不一。为什么呢?因为,在魏晋风度里,个人价值彰显,道德评判退隐。而在中国以儒家正统的思想伦理道德作为评判标准来看,终归有点离经叛道。
正如今天我谈的美就有点另类。
美是可以救命的
东晋的大将军桓温(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两个成语就是他的发明创造)灭了四川的成汉国,顺便把皇帝李势的妹妹带回了家中,背着妻子南康长公主“书屋藏娇”。南康长公主知道后就兴师问罪来了,带着几十个持刀的婢女,一把推开了房门,冲了进去。当时,李势的妹妹正在梳头,长长头发拖到地上,皮肤像玉一样温润。所有人都看呆了。
李势的妹妹仍不紧不慢地梳头,盘好头发后,才起身向公主行礼,平静而凄婉地说:国破家亡,无心至此,若能见杀,乃是本怀。
刀子咣当被扔到地上。南康长公主冲了过去,抱着李势的妹妹说:好孩子,你实在是太漂亮太可爱了,就连我看见你都要动心,何况我们家那个老东西!
那就是这样一个唯美的时代,爱美之心不但人皆有之,而且可以使人生。真正打动南康长公主的,与其说是那姑娘的委地长发和如玉肌肤,不如说是她面对死亡时的那种气定神闲、凄婉言辞,才显得格外楚楚动人。这就是魏晋风度在两个女人身上的体现。
其实,美不仅可以让人生,也可以让人死。这就是下面我要讲的。
美是可以不要命的
唐代诗人杜牧在黄州任刺史时写了一首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说到三国时期著名的两位美女“二乔”,小乔嫁给了周瑜(人称周郎),大乔嫁给了谁呢?嫁给了孙权的哥哥孙策(人称孙郎,不单指孙权,古代年轻的男子都可称为郎),孙、周二郎都是当时的少年英雄和青春偶像派人物,何以见得呢?当时追星的少女只为了周瑜在人群中多看她一眼,在弹琴时都故意弹错音符,所谓“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好景不长,不久,孙策就被仇家所伤,身体的伤势并不足以致命,只不过脸被划破了,我估计可能伤及到颈动脉,但在一个二十多岁爱美的年轻人心理上却足以要命。所以,孙策说:我的脸都变成了这副模样了,还怎么能建功立业呢?!说完大吼一声,创口破裂而死。
咦!建功立业难道与长相有关系吗?有,当时的社会风尚就是以貌取人的,一个人如果才貌出众,就会受到追捧,比别人更容易成功。
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人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是否就是这一古风的延续?如果看一看阿里巴巴、淘宝网的创始人马云,是否会颠覆上面的这些观点呢?但从马云成功的过程来看,还是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经历了更多的挫折。
外在、内在美统一的典范
有这样的一个人物吗?有,那就是魏晋名士的精神领袖、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长得如何?有一个成语是形容他儿子的潇洒风度的,叫“鹤立鸡群”,但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却对说这话的人说:那是因为你没见过他爹。形容其长相、风姿的词不知多到那里去了,其为人平时如“孤松之独立”、醉倒如“玉山之将崩”。
艺术才能出众——会弹琴,临刑前还弹了一首《广陵散》,别人想学但他没教,从此成为了绝响。
业余爱好独特——爱打铁,这铁也打得非同凡响,旁边拉风箱的是著名哲学家向秀。当然也打出了人命。
人格精神独立,不向权贵折腰。魏国大臣钟会(其父钟繇,中国书法楷书的开山鼻祖)来访,自顾打铁,毫不理会。走时才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一问一答之间,充满了禅家机锋。
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是比生命还宝贵的。得罪了钟会的嵇康,实际上是与当时准备篡权的司马昭集团不合作,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点儒家舍生取义的人格精神特点。他的死,对当时的士林震撼是相当之大。当年拉风箱的向秀,就在其死后投奔了司马昭集团,做了个小官。司马昭问:先生不是要学尧舜时期的那些隐士吗?怎么会在这里?向秀回答:他们哪里值得羡慕!
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怕死的。在生命和尊严面前,任何取舍都是无可厚非的。
外在、内在不和谐的那人
说起潘岳这个文学家,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他的另一个名字潘安,则是古来就家喻户晓的。古代美女有西施,美男子则有潘安。
潘安帅到什么程度呢?年轻时,他从洛阳城出去游玩,一路上,洛阳城中的女人,不管老的少的,都手牵着手围着他看,还往他从的车里扔水果。结果,空着车子出去,满载一车水果回来。左思、张载东施效颦,结果空着车子出去,满载一车石子回来。
他的诗赋都很有名。其代表作《悼亡诗》三首,为纪念亡妻所作,情意深厚真挚,开创了古代悼亡诗的先河;赋也多有名篇如《秋兴赋》《怀旧赋》,造句工整,用典浅近,对后世影响较大。但,史书记载他性轻躁,热衷于官场趋炎附势,与豪门石崇谄事权贵贾谧,远远地望见贾谧车子扬起的尘土就拜倒在地,叫做“望尘而拜”,为世人所讥,就连他的母亲对此都嗤之以鼻。他最后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被杀,并株连三族,死前说:妈妈我对不起你!但悔之晚矣。
金代诗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这样评价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批评、嘲讽潘岳做人做诗的双重性格。潘岳的作品描绘自己淡于利禄,忘怀功名,情志高洁,曾经名重一时。但是他的实际为人,却是趋炎附势,钻营利禄,谄媚权贵。因此元好问认为,扬雄说的“心画心声”,以文识人是不可靠的,会“失真”,即言不真诚、言行不一的问题。识人,不能只观其文,还要观其行,看是否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不能绝对化,因为人的思想感情、性格是复杂的、充满矛盾、发展变化的,双面的甚至是多面的,不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有时也会出现假象。工作、学习、生活中都要善于分析复杂的矛盾现象,善于识别假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孔子感叹:以言取人,失之宰予(被骂“朽木不可雕”的那位);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前一个失字是看走眼了的意思,后一个失字是错过了的意思。而这两人当初都想当孔子的学生,录取了宰予、放弃了子羽,结果大相径庭。
美的极致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自魏晋开始自觉形成的。这一时期,严正整肃、气势雄浑的汉代隶书变而为楷书、行书、草书。以前,那些在甲骨、钟鼎、石碑上刻字的中下层不知名匠人们所从事的勾当,变成了门阀名士们的高妙意兴和专业所在。
笔意、体势、结构、章法更为丰富、多样、错综而变化。楷、行、草书的代表作品,都被后世学习书法的人奉为圭臬,如,钟繇的宣示表、陆机的平复帖、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的丧乱、奉橘、行穰、十七帖和王献之的中秋、鸭头丸帖,等等。但无疑,最能代表晋代书法最高水平的,当是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兰亭序》。
永和九年(公元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四十余居住在山阴的一些文人来到兰亭举行“修禊”之典,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事后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写的序文手稿。序文受老庄思想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
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总览全篇,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点画从容而神气内敛。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华美,蕴藉的艺术感受。从形质到神韵均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典范。《兰亭序》书文并美,表现了晋人特有的超然玄远的深情与风采,这为晋人所独有,为后人称慕与景仰。《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据说,王羲之后来曾多次重写《兰亭序》,都达不到这种境界。《兰亭序》二十个“之”字,每一个的写法各异,极尽变化之妙,但又和谐统一在一篇里;王羲之的书札千帖千面,无一雷同,但又体现在同一种书法风格中。这是后人难以企及的。
其实,晋代书法的韵的不可及(晋书尚韵、唐书尚法,宋书尚意),正是晋人的韵的不可及。
清谈,酗酒,嗑药,爱美,男人女性化,这是怎样的魏晋风度?
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是怎样的时代?
畸形的独立,病态的自由,痛苦的清醒,虚无的真实,脆弱的美丽,这是怎样的人生追求?
尽管魏晋风度不是那么完美,但还是令人向往的。它是铺路石,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为的是迎接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高峰的到来。那就是盛唐之音,更宽泛一点,就是唐宋文化的高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都在谢眺优美的山水诗面前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所谓“一生低首谢宣城”;唐太宗李世民喜欢二王书法到了什么程度,叫很多书法家把王羲之《兰亭序》临摹若干本,自己把真迹带到坟墓里陪葬去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往后讲了。
继承的创新
中华民族向来就是一个勇于创新的民族,古有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今有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不应成为我们背上的包袱,不能当作教条死死抱住不放。借用歌德《浮士德》中魔鬼的一句话“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生命之树常青”。
中华文明一代一代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对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因为有糟粕,就把洗澡盘里的“脏水和小孩一起倒掉”,要批判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创新的重任将会历史性地落在各位年轻人的肩上,你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很少桎梏,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希望你们站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学习,勤于思考,深入实践,勇于创新,共同努力,一起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原创文章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