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漫说生死你要学儒家的超越,还是学道家 [复制链接]

1#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草有春荣秋枯日,人有生老病死时。生与死,谁也无法回避,生在人世间便不免要经历几番生死,或是他人的,或是亲友的,或是自己的。当不得不面对生死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

谁也无法逃避生死,即使是在今天科技发达的时代里,人类依旧无法战胜死亡。在浮躁的当代社会里,如何看待生死,秉持一种怎么样的生死观,对我们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有着深刻的意义,因为,以死可以观生。正如日本学者清宫刚所言:现在,我们必须重新来思考一下死的问题。因为只有对死有了较深认识,才能更透彻地理解生的涵义。

儒家:杀身成仁,超越生死

死生乃人生之大事也。我国对生死的思考由来已久,儒家的生死观至今仍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一种关于生死的态度。它对生死的思量早在《易经》中就已经有所体现,《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讲的是君子的处世原则,然而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着对于生的思考,生即是要自强不息,要不断的奋斗,这其实也是一种生死观。到孔子的时候,则更为明确地议论生死,表达他们对生死的看法。

《论语·先进》记载: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考虑鬼神的事,认为人都还没有服侍好,又怎么能够说去服侍鬼神呢?简单点来说,就是做人尚且不能帮好,又何必考虑鬼神之事。谈到生死也是一样的看法,生在现世尚且不能活好现世,又何必考虑死亡的事情?从中不难看出,孔子是漠视死亡而重视现世的,这其中就蕴含着对死亡的一种内在超越的精神。

《论语·里仁》记载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这两句话中,孔子说得更为直白,人生就是为了仁义,为了闻道成道,死亦不惧。而这个道不同于道家所说的道,它指的其实就是儒家的追求,修身治国平天下。

孔子的生死观念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在论语·泰伯》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以实行仁义为自己最大的理想,但是因为这个理想又难以实现,所以作为士就必须弘大刚毅,以在现世中不断奋斗,到死方可以休息。可见,曾子也强调人需要有一个宏大的理想,在世间应该拼搏奋斗,以求人生无憾,这其实也是在强调现世人生,要过好现世人生,对死以后的事情却并没有多加探讨,而只是点到即止,不谈死亡。

亚圣孟子秉持一样的观点,表达得更为直接了当。他在《孟子·告子上》中说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孟子承认生是他所想要的,但仁义也是他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他宁愿放弃生命而选择仁义。在追求实现仁义的过程中,死亡的恐惧已经被孟子以追求理想的方式克服了,这样的死在他看来是值得的,死得无悔。正如他在《尽心上》中说: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不就是对孟子生死观的一个概括吗?

而在孟子之后,荀子,司马迁,王阳明等人都表达过相似的观点。

《荀子·正名》有言

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

荀子说是人都爱生恶死,然而在有的时候却选择了死,并非不爱生,而想要寻死,只是不得已而为之。那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得不死呢?显然包括舍生取义在内。这一看法把世上文人的崇高气节推得更高了,他们不害怕生死,只为青史留名,只为追求心中的道。

太史公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有意义的死才是重于泰山的死,这不就是孟子说的正死吗?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张载可以从容地说:存,吾顺事;没,吾宁也!文天祥可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情怀,王阳明也认为人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重生之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