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新闻网
南方网讯广西师大出版社近期出版新书《中国山水画画理》,本书作者陈玉圃从山水画的本源、规律、方法、技巧等角度对其进行了透彻的解析,道技兼顾,理法并重。
全书分为十部分,包括笔墨、构图、意境、炼形、修养、虚实、气韵、正见、画法、画道玄谈等。本书从山水画的画理与技法、研习与创作的实际出发,层层深入,进而及至绘画理论与思想,对于山水画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深刻细致的分析,画法切合实用,理论由浅入深,是研习山水画、获取正知见的有益书籍。本书迄今已三版问世,自初版以来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广大读者和山水画研习者的一致好评。
作者简介
陈玉圃,年生于山东济南,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陈玉圃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少时师从著名画家黑伯龙、陈维信先生。年考取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师从黄独峰教授。曾先后任教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从事美术教育及美术创作数十年。出版有个人画集多部,并著有《斯文在焉——陈玉圃谈艺录》《写意国画四君子》《从传统走来——陈玉圃解析唐寅》《南田画跋解读》《樗斋诗丛》《樗斋画谭》《樗斋自选诗词百首》等。
试读文章
概说
理是纹理或条理的意思,荀子说:“井井兮其有理也。”“井井”是很有秩序的意思,就像人身上的脉络,所以被引申为理路或轨迹。万事万物皆可因其理路来认识。所谓画理,也就是绘画艺术内在的规律而已。
法是指方法、技法。石涛说:“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可见法是太朴剖分的结果。太朴就是混沌状态的万物本始,也就是太一。太朴一散、再散然后有万法纷呈。所谓“中为一理,散为万事”,可知理乃是一之理,而此一理则是维系万法,也是派生万法的根本,故画理剖分于是有:笔法、墨法、皴法、石法、章法……
所以法虽繁杂,一理可统,理虽玄秘,循法可及。因此,研究画法,可以上追其理,如能得其理,则可以“无法而法”,生生不穷了。画家悟此,就像拿到了中国绘画艺术殿堂的入场券,进而认识之、拥有之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这里,谨就中国山水画画理及其技法,剖析如下,唯水平所限,必多谬误,权作引玉之砖吧。
笔墨(节选)
笔墨是中国画艺术的先决条件,是最基本的绘画语言,离开笔墨也就谈不上中国画。然而,古人曾这样说:“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难道还有没有笔,或没有墨的绘画吗?可见,古人所谓笔墨并不仅指作为绘画工具的笔与墨,也不仅指作为绘画语言的笔与墨,而应该是兼而有之的技法性问题。清王概认为:“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云影、明晦,即谓之无墨。”这是就山水画而言的。所谓笔,是指山水画中山石的外轮廓线及皴类短线,而墨则是指山石皴法的墨色的轻重、向背。其实从技术角度看,更准确地说,即使有轮廓线,而线条运用不得法,质量也不会高。皴有轻重、向背,而其墨法变化不精妙也可谓之无笔、无墨。其实,何尝只有皴中才具墨法,轮廓线中又何尝不具墨法?何尝只有轮廓线才具笔法,皴、点、面、团,凡所有画中笔触又何尝不具笔法?因此,所谓笔,除作为工具解外,主要是指画中所有笔触及其运用方法(图1)。墨则除作材料解外,主要是指画中所有笔触及画面整体的墨(包括色)的浓淡干湿、自然润化的效果及其运用方法。笔和墨原本是一回事,没有笔何以运墨,没有墨何以彰笔?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习惯把笔和墨分开来讲。
首先说用笔。其实,用笔之法不外乎力与致两要素。力主气,为笔法之本,无力则弱;致主变,乃笔法风神,乏致则枯,是以卫夫人曰“多力丰筋者圣”也。元画家倪云林有诗“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极赞王蒙用笔之力。而画家刘海粟自题所画始信峰古松有句“谓不似松似虬龙,屈曲蜿蜒鳞甲动”,是极用笔之致。笔之力与致皆需借助画家腕力来完成,故与画家之执笔、转腕方法不无关系。但绘画毕竟是研究形的艺术,所以,无论是笔之力还是笔之致,都应该从用笔,包括一切笔触留在纸上的形迹给人的视觉印象来认识。具体地说,就是什么样的线形态、点形态、块面形态才能给人的视觉以力或者风致的感觉。自然界的规律告诉我们,造成万物运动的前提是万物形势之不平衡态,就像车子会从斜坡上滑下来一样,是不平衡的态势造成的。所以,在由势而力及产生运动的过程中,势乃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通常我们说“势不可挡”,就是因为势可以转化成力。《孙子兵法》有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韩非子有曰:“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这是说无论用兵还是御众,都要取其势。其实不唯用兵、御众如此,文章诗词、书法绘画莫不取其势。而作为绘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的笔法则尤其要取其势。用笔得势可以显示运行气机的存在,故势之在,则气之在也!而气势既得,焉能无力哉?
气有阴阳,势分刚柔。气与势在阴阳、刚柔两种相对势力的消长、摩荡过程中,使气机运行产生起伏回环、开合张弛的有规律的振幅。这振幅就是笔致,而其中的节奏美感就是韵,如寒往暑来、日月交辉,于是有万物之萌发,生命之相续。所以,笔致者其意在韵也。力与致应,气与韵合,才是中国画用笔最基本的方法和审美准则,这正是谢赫“六法”以“气韵生动”居其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