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稷下学宫百家争鸣学术巅峰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联合日报

孟子画像

荀子画像

《稷下学宫》(绘画)

建筑基址群位置图

《晏子春秋》    《管子》

□武振伟

通过5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近期,战国时期齐国建立的稷下学宫遗址被基本确认。该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齐国故城小城西门外南侧约米,建筑基址群东与齐故城小城相接,南宽北窄略呈直角梯形,东西最宽约米、南北长约米,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共发现四排建筑基址。通过文献和考古等方面研究,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创立
  稷下学宫是田氏齐国第三任国君齐桓公田午在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设立的学舍,是专供游学到齐国的天下学者讲学、辩论、议政的场所,兼具学术交流中心、高等学府和政府智库的性质,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主要发生地,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郭沫若曾说:“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这稷下之学的设置,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是有划时代的意义”。
  稷下学宫创立之后,经过齐威王时的复兴,到齐宣王时达到鼎盛,在齐湣王末年因五国伐齐而毁灭,在齐襄王时复建,到齐王建时,逐渐衰息。稷下学宫存在余年,与田氏齐国的国运相始终。
  齐国稷下学宫的规模在当时是巨大的,学士达到“千有余人”,单是受到礼遇的就有76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说:“(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次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这些稷下学士,不只有齐国人,还有很多其他诸侯国人,如慎到、荀子是赵国人,环渊是楚国人,宋钘是宋国人。齐国统治者将这些天下贤士聚集到一起,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使他们可以专心著书立说。
  齐国建立稷下学宫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向其他诸侯炫耀自己能够招揽到天下贤士,而是让这些人才能够更好地为齐国服务,服务的方式就是为国君进谏。学无所主:淳于髡
  淳于髡,齐国人,是稷下学宫最早、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淳于髡出身寒微,本是“齐之赘婿”,社会地位低下,在稷下学宫创建后,凭借其学识与才干成为最早的一批稷下先生。
  齐威王即位之初不理政事,委政于卿大夫,“左右莫敢谏”,齐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此时,已是稷下先生领军人物的淳于髡先是用“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的隐语来向齐威王进谏,达到了既不触犯其威严,又能使其幡然醒悟的效果,齐威王自此开始整顿吏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后又率领稷下先生七十余人登门拜访上任不久的相国邹忌,用隐语来考察邹忌的治国才能,督促其大胆进行政治改革。齐国在齐威王与邹忌的治理下很快强大起来,而淳于髡也因进谏的大功被齐威王立为上卿,“(齐威王)立淳于髡为上卿,赐之千金,革车百乘,与平诸侯事。”
  齐宣王即位之初,好色、好乐、好味、好马而不好士,淳于髡一度离开齐国到达魏国,魏惠王被淳于髡的才学所折服,“壹语连三日三夜无倦,惠王欲以卿相位待之”,但淳于髡认为魏惠王不能成大事,于是很快返回齐国。淳于髡与王斗、颜斶等稷下先生先后向齐宣王进谏,终于使齐宣王领悟了“得士则昌,失士则亡”的道理,于是齐国出现了人才济济的兴盛局面,据《战国策·齐策三》记载,淳于髡曾经在一天之内向齐宣王举荐了7位人才,为齐国的强盛作出了贡献。
  淳于髡的著作没有流传下来,据专家考证,《礼记》中的《王度》篇可能是淳于髡所作,书中内容主要是礼节制度方面的规范,很可能是为齐国统一天下准备的理论著作。淳于髡虽“学无所主”,却又无所不精,以“滑稽”的方式,举重若轻地完成对齐国君主的匡正。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将淳于髡列在首位,并作出了“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的评价,既以“大笑”刻画淳于髡的“滑稽”,又以“齐威王横行”对淳于髡的进谏之功作出充分肯定,可谓十分中肯。为王者师:孟子
  孟子,名轲,邹国人,与商鞅、吴起、孙膑等人同时,主要活跃于齐宣王时期。孟子推崇孔子,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门人,在青年时代已成为儒家子思学派的代表人物,开业授徒。孟子大约在50岁左右的时候率徒游齐,受到齐威王的礼遇。齐宣王四年(前年),孟子离开魏国再次来到齐国,此时孟子名满天下,门徒众多,是游学于齐国的学者中最受齐宣王优待的一位,他出行时常常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孟子也以“王者师”自居,齐宣王在许多国家大事上也都咨询孟子的意见,但却不能完全接受孟子的“仁政”主张。
  前年,燕王哙禅让王位给相国子之,不久之后,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专门派人向孟子咨询此事,孟子极力劝说齐宣王伐燕,“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前年,齐宣王派兵伐燕,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军仅用了50天就大获全胜。齐宣王又向孟子咨询是否可以占领燕国,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占领燕国能够使百姓摆脱水深火热的生活,那就可以吞并它,否则就不要。然而,齐军占领燕国后,大肆杀戮和掠夺。面对齐军的残暴,燕人非常失望和不满,纷纷反抗,各诸侯国也商议伐齐救燕。齐宣王见大势不利,又向孟子请教,孟子提议道:“大王赶快下令释放老幼俘虏,停止掠夺,与燕人商议另立新君,然后从燕国撤兵,这样也许还来得及。”齐宣王不想放弃已经到手的燕国土地和财物,没有照孟子说的做,结果燕人抗齐愈演愈烈,诸侯联军也开始进攻齐国,齐宣王这才下令从燕国撤军,事后,齐宣王说:“吾甚惭于孟子”。
  大约在齐宣王八年(前年),孟子决意离开齐国,齐宣王听说后以前所未有的优厚待遇挽留他,“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打算在国都中给孟子一所大宅院,给他六万石粟米的俸禄,让他成为大夫和国人们效法的榜样,但孟子表示他要的是“为政”而不是富贵,所以没有接受,孟子在齐国边境停留3天,等待齐宣王回心转意,但“王不予追也”,于是73岁的孟子心灰意冷,从此归隐故乡专心著述而不再出游。
  孟子的政治主张与孔子一脉相承,提倡“王道”和“仁政”,但内容更为精细、广泛,提出了“制民之产”“民贵君轻”等主张,虽然不为当时的统治者所用,但对后世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阴阳五行创始人:驺衍
  驺衍,齐国人,约与孟子同时而稍晚,是稷下学宫阴阳五行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史记·封禅书》说:“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可见驺衍早在齐威王末期、齐宣王初期便提出了著名的“五德终始”理论,成为齐国名重一时的大学者。
  驺衍以善谈天道而著称,有“谈天衍”之称,其学术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天地有始”的自然观、“大九州”的地理观、“以小推大”的认识论和“五德终始”的历史观。“天地有始”是说以天地为代表的自然界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自己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而在天地形成之前,还有一个无法考究和说明的原始的“混沌”状态,天地就是从这一“混沌”状态中分化出来的;“大九州”是说《禹贡》所记载的“九州”只不过是“中国”的九个小州,“中国”叫做“赤县神州”,而在天地之间像“赤县神州”这样地域广阔的大州包括赤县神州在内共有九个,每个大州都有海环绕着,而在大九州之外,还有更大的海域环绕着,这才到了天地的尽头;“以小推大”是说人的思维能力可以从对“小物”的观察与分析中推知“大物”,由对个别事物或现象的认识推出对该类事物或现象的认识;“五德终始”是说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是因为获得五行(木、火、土、金、水)之德中的某一德,虞(舜)是土德,夏是木德、殷商是金德、周是火德,按照五行相胜的道理(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由土德支配的虞最终让位于由木德支配的夏,木德之夏让位于金德之殷,金德之殷让位于火德之周,以此类推下去,终而复始。
  驺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一经出现,立刻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极大兴趣,随着这种学说影响的扩大,社会上好驺衍之术的人逐渐增多,以至于最终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学术派别——阴阳五行学派。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除驺衍外,还有驺奭。据《史记》记载,驺奭著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可见驺奭是驺衍的后学并且以继承和发挥驺衍之术而显名。驺奭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如何继承、发扬驺衍学说,史籍无载,据说驺奭著书很注重雕琢文辞,有“雕龙奭”之称。战国末年,随着齐国的衰微和秦国的强盛,驺衍的一些后学弟子由齐入秦,驺衍的五德终始学说随之传入秦国,后来被秦始皇采纳,成为此后中国历代王朝“改正朔,易服色”,论证政权受命于天的最佳工具。三为祭酒:荀子
  荀子,名况,赵国人,是稷下学宫最后一位大师。荀子在15岁时游学稷下,正值稷下学宫最为兴盛的时期,可能与孟子相遇,并与孟子就人性善恶问题进行过争论。正是在齐国稷下学宫期间,荀子学无常师,得以接触到各家学说,因此形成了其以儒家思想为主同时又礼法并重的思想特色。
  齐湣王末年,齐国四处出击,“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荀子向齐湣王进谏停止穷兵黩武的行为,但齐湣王不听,荀子愤而离开齐国到楚国去。前年,燕国联合秦、赵、韩、魏共同出兵攻打齐国,齐国大败,几乎灭亡,稷下学宫被毁。5年后,在齐将田单的努力下,齐国成功复国,齐襄王被迎回临淄,稷下学宫也得以重建。在闻听稷下学宫重建的消息后,荀子从楚国又回到齐国。这个时候,“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脩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这个时候,齐宣王时稷下学宫兴盛时期的人物田骈等人都已离世或到其他国家去了,在稷下学宫中,以荀子最为德高望重,成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三为祭酒”。
  据清代人胡元仪考证,荀子善为《诗》《礼》《易》《春秋》,从其传人看,汉代研习《易》《诗》《春秋》的人都出于荀子之后学。这一时期,荀子在稷下学宫最受尊重,“聚人徒,立师学”,据《韩非子·显学》记载:孔子死后,儒分为八,“有孙氏之儒”,这应该就是荀子学派。荀子学派的形成,应是在齐襄王时期的稷下学宫形成的。据《史记·孟荀列传》:“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与李斯俱事荀卿。”李斯和韩非是荀子最为著名的两个学生,均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从中也可看出,荀子思想中有法家思想的成分。
  齐王建时期,荀子因遭受谗言而被迫离开齐国。离开齐国后,荀子曾经响应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征召,出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子离任,从此定居于兰陵,著书立说,直至去世。从学术思想上说,荀子是孔子学说的忠实继承者和发扬者,是先秦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先秦学术史上最后一位大师。归于一统
  战国中期,齐国“最强于诸侯”,不仅国君胸怀大志,齐威王立志“绍统高祖黄帝,迩嗣桓文,朝问诸侯,答扬厥德”,希望自己能承继高祖黄帝与齐桓公、晋文公之事业,朝见诸侯,德行为诸侯所称扬;齐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这样的强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齐国又建立了专门招揽天下贤才的稷下学宫,为各家学说提供了展示和应用的平台,因此当时各家各派的领袖人物纷纷到齐国去宣传自己的学说。当时的稷下学宫聚集了天下最顶尖的大学者,他们各自著书立说、收徒授业,形成许多思想特征鲜明的学术流派,不同学术流派的学者在稷下学宫自由辩论、互相诘难,也在无形中彼此吸收、互相融合,这就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竹书《守法守令十三篇》,很可能就是稷下学者的论文集。《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六韬》等著作大概就是在战国时期由稷下学士整理编纂而成。先秦诸子之学在稷下学宫真正融为一炉,为日后更为系统完整的综合性学术思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作者单位:齐文化研究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