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钱 http://www.zgbdf.net/m/古人的智慧都藏在了中华经典书目中,智慧中的精华又藏在了经典书目的经典语句中。这些经典语句,是中国文化的基因和养分,是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钥匙和关键。这里精选了部分经典名句,同时介绍了经典书目,让我们走进经典,去感受和领悟古人的智慧。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谦而又谦的君子,以谦卑来自我修养。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做善事的人家,必定有许多福报;做恶事的人家,必定有许多灾祸。
——选自《易经》
《易经》,又叫《周易》,简称《易》,相传是周文王姬昌所作。《易经》是阐述天地万物变化的古老经典,被誉为万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他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德的人就向他学习,见到缺德的人就反省自己。
——选自《论语》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思想观点,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必读书,被喻为打开中国文化的“钥匙”。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高的善像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的难事,必然从简单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然从细小处着手。
——选自《道德经》
《道德经》又叫《老子》,是春秋时期老子的作品。《道德经》论述了宇宙万物运动规律的天道,其朴素的辩证思想,对中国文化和道家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对待他人不要苛求完备,检视自己唯恐做得不够。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懂得道理并不艰难,能践行就很艰难了。
——选自《尚书》
《尚书》即“上古时代之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对了解中国上古(商朝、周朝)历史和上古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他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打磨自己的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的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在寻求什么?
——选自《诗经》
《诗经》,又叫《诗》或《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时期的诗歌,共篇,分为《风》《雅》《颂》。
图片来自网络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玉不经过雕琢,不会成为器物;人不刻苦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道他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匮乏和心中困惑。
——选自《礼记?学记》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的相关思想。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甘甜的瓜果,蒂也是苦涩的,天下没有完美的事物。
多行无礼,必自及也。
无礼之事做多了,必定会殃及自己。
——选自《春秋》
《春秋》乃孔子所作,记载了鲁国前-前年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司马迁在《史记》的自序中写到“继《春秋》”,可见其对“史学”的影响。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慎其独也。
心中的真诚,会流露于外表,所以君子独处时也很谨慎。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习的根本,是弘扬美好的品德,是更新民风,是追求至高的境界。
——选自《大学》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为曾子所作,论述了修身治国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修身、治国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人的缺点在于喜欢做他人的老师。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完全相信书,则不如没有书。
——选自《孟子》
《孟子》记录了战国思想家孟子及与他人的言论,其中蕴含的治国、伦理、教育、哲学等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孟子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学习,认真请教,谨慎思考,明辨是非,最后一心去践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做任何事情,预先有准备就可以成功,预先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选自《中庸》
《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理学、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中和之道”被誉为最高道德标准和解决问题的最高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人内在生理规律和外部环境相适宜就平和,不相适宜就会生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圣明的人不等生病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不等混乱了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混乱发生之前。
——选自《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以皇帝和岐伯等人的对话形式写成,编者不详,成书时间约在春秋战国至两汉之间,是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对中医理论和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
为人民谋利益的人,人民就欢迎他;使人民受伤害的人,人民就反对他。
迅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雷声快得来不及捂耳朵,闪电快得来不及闭眼睛。
——选自《六韬》
《六韬》相传是姜太公所作,内容涉及治国、用人、用兵、布阵等等,对中国治国和兵学有一定影响。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年的打算,没什么比得上种庄稼;十年的打算,没什么比得上栽树木;一生的打算,没什么比得上育人才。
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
善于游泳的人死于河塘,善于射箭的人死于原野。
——选自《管子》
《管子》相传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的著作,其内容和思想包罗万象,涉及先秦时期各学派的思想和言论,被喻为古代百科全书式著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既了解自己,又了解对方,百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用兵的上策是用谋略,其次是用外交,再次是用武力,下策是攻打对方的城池。
——选自《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吴国将军孙武,是中国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都没有了,毛发又将依附在哪里呢?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选自《左传》
《左传》全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作者是春秋末期左丘明。其历史与文学结合的典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发展影响深远。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美妙的音乐萦绕着房梁,多日后依然不绝于耳。
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天下的道理没有永远正确的,事情没有永远错误的。
——选自《列子》
《列子》是列子及其弟子的著作汇编,是道家经典之一。《列子》由哲理散文、寓言、神话、历史故事等组成,揭示了深刻的道理,颇有教育意义。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君子不用水来当镜子,而是用别人来当镜子。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
名声不可能轻易得到,荣誉不可用取巧来树立。
——选自《墨子》
《墨子》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墨家学派的代表著作,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对几何学、自然科学影响深远。
图片来自网络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
了解他人要从自己开始,了解自己后才能了解他人。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借鉴以往的事,验证未来的事,参考日常的事,如果可以,就作出决断。
——选自《鬼谷子》
《鬼谷子》阐述了战国纵横家的谋权策略和辩论技巧,相传鬼谷子是位隐士,因隐居“鬼谷”故称“鬼谷先生”,是战国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创始人。
井蛙不可语于海,夏虫不可语于冰。
不要和井底之蛙谈大海,不要跟夏天的虫谈冰雪。
人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每个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选自《庄子》
《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的作品,其思想与《老子》同宗。《庄子》以异彩的故事、奇幻的想象,把深奥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誉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方的路漫长而遥远,我将坚持不懈去追求探索。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虚作。
好事不会凭空产生,名誉不可虚假骗取。
——选自《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是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结。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风格相同,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色从蓝草中提炼,但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由水凝结而成,但比水还要寒冷。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流动的圆球遇到凹陷的地方就会停止滚动,流言蜚语遇到明白事理的人就会停止传播。
——选自《荀子》
《荀子》是战国末年荀子的著作。荀子是继孔子、孟子后又一位儒学大师,他吸收诸子学说发展儒家思想,提出人定胜天、万物遵循自然规律运行等唯物主义思想。
念人之过,必亡人之功。
总是记着他人的过错,必然会抹杀他人的功劳。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上天不会给人再次机会,时机不会长久停留,能干的人也不能同时做好两件事,成事的关键在于把握时机。
——选自《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宰相吕不韦及其门人编撰的著作。《吕氏春秋》保存了先秦百家学说,还记载了许多古史、遗语、佚文,被誉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巧妙的奸诈不如笨拙的诚信,只有诚信才能得到人心。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不要吹开毛发去寻找小瑕疵,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选自《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非的作品,它用大量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再结合个人经历等,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法治主张,其法治理论对中国古代推行法治具有深刻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丢失了一匹马,哪知道这不是好事呢?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高大的泰山,背着也不能看见;细小的末端,细察也可以看清。
——选自《淮南子》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根据历史资料而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在继承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研究秦汉文化具有深刻价值。
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君子不隐藏自己的短处,不明白就请教他人,不会的就主动学习。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达到目标就沾沾自喜,不可不警惕啊。
——选自《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是汉代董仲舒的著作。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儒家理论,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主张为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有一次收获。
挑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树、李树不会夸耀自己,下面却自成一条小路。
——选自《史记》
《史记》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毕生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古皇帝时代到汉武帝间多年的历史,成为了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世间万物抓住根本就能够生长,一切事情按照规律就可以成功。
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学习可以增加才干,磨砺可使刀刃锋利。
——选自《说苑》
《说苑》又名《新苑》,是汉代刘向编著的古代杂史小说集,记述了春秋至汉代的逸闻轶事,对魏晋及后期笔记小说影响深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去编织渔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太清澈了,鱼无法生存;人太严苛了,就没有朋友。
——选自《汉书》
《汉书》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主要作者是东汉班固。它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对了解古代及西汉历史、考查古代典籍和文化演变等具有重要价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上百遍后,其意义自然就领会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与读书人分别几天后,就要重新去看待他了。
——选自《三国志》
《三国志》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在二十四史中,《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一同,被史学家评价为最高的“前四史”。
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知其善。
喜欢一个人就不能察觉到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就不知道他的优点。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大丈夫的志气,穷困时要更坚定,年老时要更加雄壮。
——选自《后汉书》
《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范晔,它客观地再现了东汉兴衰的历史,在编排上有一定创新和突破,如其中的《列女传》,歌颂了以往史书忽视的巾帼豪杰。
图片来自网络
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如果巢穴都翻倒了,还会有完好的蛋吗?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从竹管中看豹子,只能看见一点斑纹。
——选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共一千二百多则故事,是了解魏晋名人轶事的优秀史料,对中国小品文和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知过能改,得能莫忘。
已知的过错能够改正,学到的知识不要忘记。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寒暑循环往复,秋天忙着收割,冬天忙着储藏。
——选自《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周兴嗣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撰成文,全文为四字句,是一本包罗万象,文采斐然儿童启蒙读物。
学如牛毛,成如麟角。
学习的人如牛毛一样多,学有所成的人如麟角一样少。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没有读遍天下的书,不得妄下结论。
——选自《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告诫子孙而创作的家训,它开启了“家训”的先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的珍贵遗产,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
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
赏罚的根本目的,在于劝人从善和惩罚恶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用铜作为镜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帽;把人当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选自《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政论史书,主要记载了贞观年间唐太宗与大臣关于施政的对话,既有史实,又总结治国理念,对后世国家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多方听取意见自然明理,偏信一面之词就会昏庸。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嘴上说的不如亲身相遇的,耳朵听的不如亲眼看到的。
——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著,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视角记录了春秋至宋初王朝的兴衰交替,揭示了其中的历史规律。
图片来自网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孩子不去学习,确实太不应该。从小不去学习,老了能干什么呢?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勤学必有收获,贪玩没有好处,要以此为戒,竭尽全力去学习。
——选自《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作者是宋代的王应麟。《三字经》以简明的语言,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基本梗概,劝诫幼童要诵经读史。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可贵之处不在于没有过错,而在于能改正过错。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植树必须培育树根,育德必须涵养内心。
——选自《传习录》
《传习录》是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的讲学录,是研学阳明心学的重要著作,其“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人的必读经典。
文章做好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好的文章,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是恰到好处;修炼人品,没有什么别的方法,只是回归天然本性。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不在乎恩宠和屈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