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福州日报
去年以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双减”政策落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公布,这些都让我们好好思考: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两千多年前荀子的礼义文化,可为我国教育“立德树人”提供充分的参考。
家庭是教育的本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由于现代的生活方式,相处时间减少,家庭改变了过去“亲亲”的关系,但为人父母还是不能忽视“生活即教育”的事实,更不可以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社会。家庭生活方式和相处的态度,也是积累“恶”的导因。结合《荀子》这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看看过去的儒家文化能为我们提供怎样的家庭教育思考维度。
一是家庭要重新培养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知礼”的态度和行为。家中成年人在生活中力求“明礼、知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是家庭应在家人相处时借机指导劳动、应对、进退等礼节,养成孩子长幼有序、言行守礼、举止得体的习性,这也是青少年进入社会学会“相互尊重”的基础。《荀子》中就提到,君子的前提就是在家庭生活中表现良好的人,如“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
三是家庭还应培养孩子“尊师重道”的态度,教导孩子对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信心,要维护师道尊严,认同学校对子女的约束力,以求在教养上的事半功倍。荀子在书中也一直强调“学莫便乎近其人”“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能“尊以遍矣,周于世矣”,学习的途径没有比喜欢接近贤师更迅速有效的了。
四是家庭还应培养孩子对现代社会礼仪的重视,即守时、守法、守序、守信、守本分。家长自己奉公守法,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时时产生“行己有耻”的警惕,事事不失礼。
五是家长在教育中要明确学习的真谛。《荀子》早就道出学习的真谛,“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他认为,学习是为着完善自己的身心,为着向别人炫耀的学习是小人的行为,将学问当成礼物来取悦别人。因此,家长要非常明确学习的真谛在于“成人”,通过学习完善自身,朝着成为更优秀的人而努力。
学校是教育的推手
儒家文化在学校教育方面,旨在“明人伦”,以期“化民成俗”。中华民族凭借师道维系“礼仪之邦”这样悠久光荣的民族历史。荀子在《修身》篇提到,“师者,所以正礼也”。他认为,能成为老师的人,自身也是君子以上的人,老师也是“以善先人者”才谓之“教”。
一是教师本身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才能弘扬师道。教师言行举止应“作之亲、作之师”,指导学生“明礼知耻”,进而成为有为有守的读书人。
二是学校教育不仅是在“智”识教育上发展,更应当五育并重,提倡追求真知的教育,落实辅导工作,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名受教者,养成学生健全之人格,使之“尊礼”“守礼”。
三是学校可推行“礼貌教育”。要有详尽计划、具体内容、可行步骤,从生活教育中落实“尊礼”的态度和行为,使师生、同学之间相互敬爱,进而人人有礼,用这样的态度来影响家庭和社会。《修身》篇指出,有礼、守礼则“治通、和节、温文尔雅”,不遵循礼则“勃乱提僈、触陷生疾、夷固僻违,庸而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社会是教育熏陶的容器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疫情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剥离,促使青年心理与心灵极为脆弱。资本所带来的生存焦虑、人欲横流、民德不修等诟病,深深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因此,我们要传承礼乐教化中的人文精神。
一是信守现代社会的生活规范、秉持理性,共同维护公权力,发扬公德心,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足够的保障和尊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众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幸福。
二是“礼节是文明人的外衣”,中华民族之所以称为“文明古国”,就是讲“礼”而“无所争”,即使比射箭,也遵循“揖让而升,下而饮”的礼数进行。若大家都能相互尊重、相敬如宾、有礼有节,言语温文尔雅,社会就会温暖许多。
三是现代社会要遵守社会的秩序和法律法规,有赖于“礼义廉耻”的维系。人人能悟于耻、明于廉、行于义,才能建立一个“明礼知耻”的社会。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规范,对失德艺人坚决不出镜的决心,正是这个部分的体现。荀子在孔孟的儒家伦理中补充了对“法”的重视,在《王制》篇中提到,“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在荀子心中,“公平”是职权的尺度,“中和”是政事的准则,这样好的国家就会出现。
个体是教育的目的
西方哲学中知识论与形上本体论、价值论是割裂的,而中国哲学的优势是本体论、价值论与知识论的统一性。在儒家思想中,智性修养与德性修养是统一的。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有着智德合一的深刻洞见的优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我们要更加注重个人的内心与人格的健全,而人格的健全反过来会更好地促进科技的良性创新与进步。
一是我们要非常清楚教育和学习的目的在于“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学习是为了完善自身,与发现、追寻世界真理的,而不只是成为炫耀自身的工具的,不只是为了简单的工作和生存的,要有更高的理想信念的追求。
二是我们要明白成为什么样的人。《荀子》在《劝学》《修身》《不苟》《儒效》等诸多篇章中都告诉我们,通过学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说,成为君子就要“志意修”(志向美好)、“道义重”(以道义为重,即遵纪守法)、“内省而外物轻”(注重内在修养),“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祥”。君子是“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此言君子以义屈信变应故也”。学习成人无他,“故学也者,礼法也”。
人类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问和追寻,也从未停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矫正和自我完善,这就是人类智慧的所在。同样,人们对现代性的解构、建构、重构、反思、批判、修正也从未停止过。荀学及其儒家思想,便是人类“追寻美好生活”的智慧的产物。同时,后世的人们不断对古代的人类智慧进行反思和重构。儒家思想中的荀学在新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新建构,不仅可以给予人们消解生存焦虑的良好方法,也可以给予人们思考教育的本质究竟为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人们锻炼自己的意志、智力,激发人的内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自己的理智德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德性,使人获得超越生存需要、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
[赖淑芳系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竞平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年度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荀子‘君子’德育思想融入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研究(JSZM01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