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说荀子不是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我认为,是与不是并不重要,重要的事荀子的思想境界,远超你我,这就够了!
荀子处于战国末期,百家思想在战国末期都趋向于成熟,荀子便有机会纵观全局,取长补短,我猜荀子如同神雕侠侣的杨过。
杨过前期学了很多厉害的功夫,也深知各种功夫的弊端与优势,于是博取众长,自创更厉害的功夫,荀子应该也是如此。
荀子的《天论》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做了正确的事,就会得到好的结果;做了错误的事,就会得到不好的结果。
不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你做了正确的事,就会有高的结果;做了不好的事,就会有不好的结果。这句话完全没毛病。
《天论》开篇便已点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道自有一套运行规则,它不会因为尧施行仁政而存,更不会因为桀施行暴政而亡。做正确的事,就会得到好的结果;做错误的事,就会得到不好的结果。
这句话放在我们程序员身上就是,如果我写的代码没问题,那么我的软件就会正常运行。如果我写的代码有问题,我的软件就会出现问题,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如果有人对荀子说“此地大旱,必有冤情”或者说“六月飞雪,必有冤情”,荀子也许会回复你一句“滚一边去,别给我扯犊子!”
荀子认为大旱、六月飞雪,其实都是自然现象而已,虽然很少见,但这很正常。
天降祥瑞,是当政者最爱看到的事情。荀子会说这不过是自然现象而已!
你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好结果,哪怕你当政期间,天下出现了很多天灾,也并不影响你是一个英明的君主。
你施行暴政,哪怕出现很多所谓的祥瑞,也不能掩盖你是暴君这个真相!由此可知,荀子很可能不会被当政者重用。
因为荀子不信这些自然现象,更不信君权神授,荀子说理讲求的是有理有据,的客观事实,绝非主观臆断!
有人问荀子“你说,人家祈雨,天就下雨,这是什么道理?”
荀子会说“这是什么道理?就像你不祈雨,天也会下雨一样的道理!”
我发现荀子也许不明白天为什么下雨、不明白天为什么会大旱、为什么会有天灾,但这些东西丝毫不影响他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些东西确实都是自然现象,为什么荀子不懂这些却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有一个小小的推测:因为荀子认为凡事皆有因果!有些事可能荀子不清楚,但荀子知道有些事是不可能的,从而能够倒推出正确的结论。
这么说也许会有那么一点点笼统,接下来不妨看我如何自圆其说。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凡事皆有因果,也许我不知道天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有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我知道人影响不了天!
因为人影响不了天,所以,如果君王施行仁政,时机到了,自然灾害还是会发生。但自然灾害发生,并不影响施行仁政的人是明君,这一事实。
如果你施行暴政,就算没有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掩盖你是暴君的事实!因为,人影响不了天!
有人会说为什么古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时,君王要下罪己诏?因为罪己诏虽然影响不了天,但能影响民众!
我们应该会发现大多数人都很善良,有时候这些善良的人发怒时,也许你不是真心实意的发罪己诏,但当大家看到你的罪己诏时,心里会好过一点。罪己诏也因此能够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
发罪己诏的君王,真的有罪吗?如果你想到了这个问题的话,不妨想一下“凡事都是可大可小”,往大了说,能捅破天;往小了说,不过是个屁。
比如说有人放了个屁,太臭,太熏人了。这时有人会说“谁放的屁?熏死我了,为什么不出去放?”
如果放屁的人心情不太好,可能会说“管天管地,你还能管住拉屎放屁?你管得可真宽啊!”
一来二去,这俩人可能蹦出一些火花!甚至撸起袖子,大干一场。远处的人过来看热闹,发现这俩人打架竟然是因为一个屁!你说搞笑不搞笑?
谁没犯过错呢?大错没犯,小错还会一个不犯?
荀子讲求的是摆事实,讲道理。别整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做错了,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做对了,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