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荀子强国经典名言10句,凡得胜者必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http://pf.39.net/bdfyy/jdsb/220321/10467294.html

《强国》,出自《荀子》。阐述了荀子的「隆礼尊贤」「力术止,义术行」等诸多观点主张。

在《强国》一文里,荀子认为,诸侯国要想强大,不仅要「隆礼尊贤」,而且还要「处胜人之势,行胜人之道。」即所谓的依靠君子、儒术来治理国事。

本文选取《强国》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

如果模子端正,铜锡质量又好,

冶炼技术高超,火候控制得当,

打开模子后莫邪宝剑就铸成了。

点评:「刑」是通假字,通「型」。「范」即浇铸器物的模子。「莫邪」本意是人名,铸剑大师干将的妻子,为帮助丈夫铸剑而牺牲,后作为宝剑的美称。

在荀子看来,如果模子端正,选用的铜锡质量过关,再配合高超的冶炼技术,控制好火候,那么就可以铸造出像莫邪那样的宝剑。换言之,如果把诸侯国比作宝剑,经磨砺后也能富国强兵。

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人的命运好坏取决于上天,

国家命运则是取决于礼义。

点评:荀子认为,崇尚礼仪、尊重贤能,那么,君主就能称王;重视法度、爱护百姓,那么,君主就能称霸。反之,就会灭亡。

礼义则修,分义则明,举错则时,爱利则形。

礼乐制度健全,

名分等级清晰,

行为措施适当,

爱民利民有法。

点评:「形」是通假字,通「刑」,刑罚、法度之意。

在荀子看来,如果诸侯国礼仪制度健全,名分等级清楚,颁布的政令合宜,法度爱民利民,那么,老百姓就会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君王。把他看得像父母一样亲近。

发诫布令而敌退,是主威也;徙举相攻而敌退,是将威也;合战用力而敌退,是众威也。

发布诫令而使敌人退却的,是君主的威势;

进军攻打才使敌人退却的,是将领的威势;

众志成城而使敌人退却的,是士兵的威势。

点评:楚国将领景舍带兵灭掉蔡国。公孙子向楚王进言道,景舍灭掉了蔡国,并把整个蔡国归于楚。他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应该重重奖赏他啊。

然而,景舍知道后,却不以为然:攻城略地,士兵们出力最多,应该奖赏他们才对啊。

处胜人之势,行胜人之道,天下莫忿,汤、武是也。

处在能战胜别人的地位上,

又能够有战胜别人的方法。

天下没有人回去怨恨,

商汤、武王就是这样。

点评:荀子认为,如果既处在能战胜别人的权势、地位上,又有战胜别人的办法,那么,就能够一统天下。譬如,商汤王,周武王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若只是处在能战胜别人的权势上,而没有战胜别人的办法,那么,就会身死国灭。夏桀、商纣,就是这样的人。

人之所好者何也?曰:礼义、辞让、忠信是也。

若问,人们所喜好的是什么?

答案是:礼义、辞让与忠信。

点评:「礼义」即礼仪制度。「辞让」即谦逊退让之意,《礼记》曾言:「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忠信」即忠诚信实,是礼仪之本。

在荀子看来,老百姓喜好的是礼仪、辞让与忠信,国家之所以能够强大,不在于人多力量大,而在于信用;不在于国土面积广大,而在于国事能治理得井井有条。

凡得胜者必与人也,凡得人者必与道也。

凡是取得胜利的,一定是依靠人民;

凡是得到人心的,一定是依靠大道。

点评:所谓的大道就是、辞让、忠信,也就是采用儒术来治理国家。

力术止,义术行。

依靠强力的办法,行不通;

合乎道义的办法,行得通。

点评:在荀子看来,当时的秦国,虽然武力强大,但是,却担心四方诸侯联合起来攻打他,秦王因而会整日忧心忡忡。怎么办呢,荀子提出了他的方法,就是节制威力返回到礼仪上来。采用诚实守信而有美好名声的君子来治理天下。

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

安逸而又能治理好,

简约而又不失详细,

不烦累却大有成效,

便是治理最高境界。

点评:荀子认为,采用儒术治国,就能称王于天下。若再混杂其他办法,就会次一些,仅能称霸于天下。而王天下,是治理最高境界的体现。

夫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上安于主而下调于民者也。内外上下节者,义之情也

道义,

对内能调和人心,

对外能调和万物。

在上能安定君主,

在下能调节万民。

内外上下都调和,

就是道义的本质。

点评:在荀子看来,世上之所以小人多,是因为君主不重视道义的缘故。道义就是禁止小人作恶的。反之,若君主重视道义,那么,在内则社会和谐安定,在外则他国不敢侵犯。

荀子集解(上下册)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40购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