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道德经道德仁义礼法夫礼者,忠信之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_zx/p312yr1/

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解释

上德之人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是真正有德。

下德之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德,其实没有德。

上德之人无为而无所不为。

下德之人有心作为而无所作为。

上仁之人有所作为,但却是无心所为。

上义之人有所作为,但却是有心所为。

上礼之人想有所作为但没人回应,于是扬臂强迫人服从。

所以,丧失道才生德,失德才生仁,失仁才生义,失义才生礼。

礼是忠信不足所致,是祸乱之首。

所谓先知,其实是表面的道,是愚昧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取忠厚而不取浅薄,取实在而不取浮华。

所以应当舍弃轻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道德经》一分为二,“道经”和“德经”就是第三十八章为界。一到第三十七章,属于“道经”的部分。从第三十八章开始,后边属于“德经”,合起来就叫《道德经》。其实老子每一章都在讲“道”讲“德”,“德”就是按照“道”去做。“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孔”就是大,“孔德”就是大德。有大德的人坚定地坚持地按照道去做。这本书读的时候,一定要读清楚他这个思想与逻辑,“道在前而德在后”。这样做才能够顺理成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具有上等品德的人,因为符合自然之道,并不刻意表现自己,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帮助了别人,也不让别人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做了好事没人看得见,故意让人看出来,这事是我做的,我是个有德的人,表明自己不背离“德”。这不是真正的“德”,也可以说是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无为”就是自然而然地作为,做完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它忘掉了。一切顺其自然,这才是真正有德的表现。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本来做事没太多想法,但是做完了却念念不忘,恨不得时刻提起,故落入“下德”。

上德是无心的流露,这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品德。下德是有心的产物,是人为的品德,含有勉强的成分,也容易使人心虚伪。所以下德的人自以为没有违背“德”,实际上没有达到“德”的境界,所以称之为“无德”。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仁”就是仁爱,同情心的人。这种做好事的事情很好,我要主动去做,但是,过后也努力把它忘掉了。

“上仁”和“上德”的区别在哪?“仁”比“德”差一个层次。“上仁”的人主动去做事情,有意识而为之,然后把它强行忘掉。“上德”做这好事情是自然而然的。遇到这个事情不多加考虑,做完了就把它忘掉了,风一样地吹掉了。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义”比“仁”又差了一个层次。最高的应该是“道”,按照道去做的就是“德”,然后是“仁”,然后是“义”。有“上义”的人主动去做,而且做完了也把这事情牢牢记住,念念不忘。其实这样都属于有意为之,不符合自然而然的方式与原则。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最好的“仁义”,不去刻意表露,使人看不出来。能够表现出来,看得出来的“仁义”,就差了那么一点,不是最好的“仁义”。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礼是德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拿这个礼来约束别人,“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一旦没人响应,就跳起来,暴跳如雷呼喊:你必须按照这个去做,不按照这个去做,就乱套了。

在管理社会、用政治权力来和社会进行互动时,不能把法律放在首位。法令的背后有更广泛的人性,有更深厚的道德。如果法律使系统里的人都没有了道德,将是一件可怕的事。酷吏象征了这种可怕的情境。

郅都在汉文帝时期就进入了朝廷,到了汉景帝的时候,郅都做中郎将。他对大臣,就连对皇帝都是有话直说,心里对于法令规范异常执着,到了僵化的地步。

郅都曾经跟随景帝到上林苑,一起去的还有景帝旁边的宠妃贾姬。在园囿里,贾姬去上厕所,那当然是一个隐蔽的地方,然而这时候突然闯入一头野猪,情况非常危急。景帝认为保护贾姬应该是郅都的责任,可是郅都一动都不动。

皇帝急了,“欲自持兵救贾姬”。没有想到,郅都这个时候跪在皇帝面前,说:“少一个贾姬就会有另一个贾姬补上,这世上有很多女人可以来陪伴您。可是我们只有一个皇帝,您能用这种方式轻贱生命吗?您这样对得起太后吗?对得起宗庙吗?”

这就是郅都的坚持。对郅都来说,按法令,解救贾姬不是他的责任,而且贾姬也没那么重要。他的职责是保护皇帝,就只会以皇帝的安危为思考的准则。最后还好野猪离开了,贾姬没事。后来这件事情传到太后的耳朵里,太后非常欣赏郅都,“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事情刚开始的时候,像郅都,他们是对人、事抱持着一种狭隘而僵化的态度,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非常坚持,除了自己认定的责任之外,其他事情都不在他们的眼里。让他们变成酷吏的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看不到别人的感受,他们只在意这件事情是如何被规定的,要以何种方法来执行。在上林苑时,郅都脑子里景帝和应该负担的职责,哪个比较重要?景帝当时一定急得不得了,但是景帝再急郅都都不在意,因为这不是他的职责,景帝再急都不能够强迫他去救贾姬,这是他的态度。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德、仁、义、礼”,可以看作当时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有“道”的,人人追求。时代向前,“道”渐行消失,才有了“德”,用“德”作为言行的标准。“失德而后仁”,时代再向前,“德”渐行消失,于是提倡“仁”。再后来,“仁”又靠不住了,于是提倡“义”。每个时代产生的思想主张,所表达号召的都不同,所以说“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看看历史的发展:老子讲道,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礼,韩非子讲法。这不正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吗?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提倡礼的时代,就是大家都不讲忠信的时候。“乱之首”,提倡礼的时候,大乱就将出现了。提倡什么就是缺少什么。本来这些东西都是大家应该自然而然地去遵守的。现在缺了,把它变成了制度性的“礼”。

到了“礼”的阶段,就有了法制,“礼”与“法”是连在一起的,因为社会人心坏了,所以在文化教养方面,希望个个有“礼”。“礼”是属于教化方面的,教育也很难成功,竞争使人们彼此伤害。所以,到了礼这个阶段,已经是“忠信”的末尾,呈现出末世的乱象了,故说“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若是连“礼”也不起作用,那这个社会就没有希望了。

“前识”就是预言。有人认为自己可以未卜先知,是“前识者”,是预言家。“道之华而愚之始”,这只不过是道的外表,是愚昧的开始,不是真正的学问。

大丈夫,也就是君子,真正有智慧、有思想、有品德的人,“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实”就是“厚”,“华”就是“薄”,把“华”去掉,把“薄”去掉,居于“实”、“厚”才是符合道的行为,才是一种符合道的思想与智慧。

人与人相交,不要看别人待我们如何,而要看我们如何待人。因为,待人以宽,才肯对人信任、对人体贴、对人谅解、对人包容;一切于宽厚中,才能看出我们待人的道德、待人的智能、待人的用心、待人的艺术。

两个朋友在沙漠旅行,旅途中他们为了一件小事而发生争吵,其中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人觉得深受屈辱,独自走到帐篷外,一言不发地在沙子上写下了一句话:“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然后,他们继续往前走,一直到一片绿洲,停下来饮水和洗澡。在河边,那个被打了一巴掌的人差点被淹死,幸好朋友救起了他。上岸后,那个人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下了一句话:“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朋友看到后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那个人笑着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磨灭它。”

忘掉朋友对你的不好,记着朋友对你的好,这就是宽容与感恩。互相宽容的朋友一定百年同舟;互相宽容的夫妻一定百年共枕;互相宽容的世界一定和平美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