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o2vss1m/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荀子荀子,山西临汾安泽县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其实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位学者。从荀子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位特别客观、冷静、理智的人。而且热爱学习。据史书上的记载,荀子五十岁才开始出门游学,五十岁的人体力和精力肯定都不比年轻的时候了,更何况是人到七十古来稀的春秋战国。为什么荀子五十岁才开始游学呢?我想是因为荀子一直学习到五十岁才感觉到自己有和战国英才探讨天下的资本吧。荀子第一个要去的地就是齐国,齐国是当时文化大国,因为齐国有一个类似于中国科学院一样的机构记叫稷下学宫(其实比中科院涉猎的范围要广的多)。稷下学宫聚集了当时所有领域的大师,诸子百家所有的思想和主张在这里碰撞,是所有学者趋之若鹜的地方。没想到的是荀子来了一张嘴,大家就都服了。我想荀子到稷下学宫技压群雄的故事一定是非常精彩的,可惜史书上并没有写。总之稷下学宫各门各派的人都心悦折服的让荀子来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的重任,相当于中国科学院院长。后来也许是荀子在稷下学宫呆闷了想要继续游学,也许是齐国和燕国打仗搅的老人家心烦,荀子就辞去祭酒一职,游学去了楚国。在楚国游学五年之后可能是想休息一下,就又回了齐国。齐国一看荀子回来了特别开心,又请他去做稷下学宫的祭酒,这一做就是十三年,之后荀子老人家想要游学的毛病又范了,又去秦国、赵国绕了一圈,然后回到齐国,接着当稷下学宫的祭酒。这个相当于学者最高荣誉的职位,很多人一辈子都当不上,荀子是去一次当一次,五十岁开始一共做了三次稷下学宫的祭酒,还留下一个词叫三为祭酒。其实荀子到处游学又三为祭酒看起来非常的风光,但是他内心或许是悲凉的,他怀着一身的本事,满腔的抱负到处游历,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治国思想发扬光大,但是很明显没得到哪个国君的欣赏。所以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回到稷下学宫,可是回到稷下学宫又看到一帮高谈阔论没有真本事的人,所以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外出游学。最后因为太过耀眼在稷下学宫被人排挤,荀子就去了楚国。楚国的春申君请他做了兰陵的地方官,大材小用了。之后春申君政治斗争失败,荀子也不用做官了,就安心的在兰陵著书立说写出来《荀子》。荀子的书中表现出他很欣赏孔子,又因为庄子经常编段子黑孔子,所以荀子很不喜欢庄子。他俩的思想也是南辕北辙。庄子说: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这是作死。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有所成长啊。还是继续说荀子和孔子。和孔子比起来荀子要幸福的多,荀子虽然欣赏孔子却没盲目的崇拜孔子,他没有孔子的浪漫,却有孔子没有的理智。所以也没有像孔子一样吃那么苦。反而在当时比孔子更加有成就。三为祭酒的故事已经说了,再说说他的徒弟。孔子作为最伟大的教育家教出来孔门七十二贤,大部分都不知道名字,比较拔尖诸如颜回、子路的也没太大的成就。看看荀子的徒弟呢?韩非、李斯。李斯为秦统一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韩非也是著书立说影响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所以说理智的荀子比浪漫的孔子在生前取得了更多的成就。这时候就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因为荀子喜欢孔子的思想所以大部分学者认为荀子是儒家的,但是他却偏偏教出两个震古烁今的法家徒弟来。那么荀子到底是哪一家的?诸子百家啊,真的都要把这个大师们分门别类哪来的一百家?我认为荀子自成一家。因为他的思想和儒家、法家都有明显的区别。个人觉得非要给这些大思想家分类就好像非要说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一样,人是很复杂的,更何况是这样的大师,这种行为非常的幼稚。关于荀子,再说身边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感到好好的宣传一下临汾的历史名人是多么重要。有一次我妈和几个阿姨去安泽玩,路上有位阿姨的老公打来电话问她在哪,她看了看路牌高兴的跟老公说:我们去钩子故里玩。作为生长在这片土地的我们不去重视我们的文化,还有谁会去重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