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阅读儒学基本常识第五章隋唐儒学 [复制链接]

1#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价格 https://m.39.net/disease/a_5419382.html

本章论述了隋唐时期儒学发展历程,其最大特征就是三教合一和以儒学取士的科举制度出现并确立。

(一)三教合一

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分立,相互斗争逐步开始呈现融合趋势。

唐代,佛教彻底完成中国化进程,五教十宗的格局体系基本形成。此时的佛教通过与中国宗法社会的不断融合,以能够从广泛的生活层面对人的精神世界与思维方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思想领域对儒家思想形成了巨大挑战。

由于唐代皇帝尊老子为祖,将祭祀老子列入国家祀典,并将道经列为科举内容,允许士人通过道教出仕,因此道教在此时也获得了一定发展。

但从总体上讲,隋唐时期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核心仍以儒学为主。对佛、道,尤其是佛教采取容纳与限制并举的政策。

隋唐时期,儒学总体发展上受制于传统的影响,在理论创新上乏善可陈,使得其逐步失去了在学术与思想上的号召力。

但中唐以后,由于佛、道刺激,儒学内部开始出现变革因素,

韩愈通过推崇孟子,一改西汉以来尊崇荀子学说的局面,将孟子学说中谈心谈性的理论以及道统之说引入到指导人的精神世界和儒学体系,为宋明儒学的发展引入了新的动力源泉

李翱以性情问题为其中心,充分运用《中庸》中的理论,在其代表着《复性书》中,为将儒学理论重心向心性论方向转移做出了极大贡献。

以韩李为代表的唐代儒家学者在将心念学说引入儒学体系的过程中,为宋代儒学发展的变革开创了思想滥觞。

(二)儒学与科举制度

魏晋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度,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通,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现象越来越为庶族地主阶层所反对。因此为了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扩展统治集团基础,进而选拔更多人才来参与到国家社会治理当中。

隋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

唐朝时期,在集成科举制度的同时尤其在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朝时期进一步丰富完善了科举制制度。使其成为了此后余年的官员与人才选拔机制体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

(三)古文运动与新乐府运动

1.古文运动

“古文”一词最早由韩愈提出,其相对于魏晋南北朝以来骈文,主张取法三代两汉的文学主张,目的在于将改良文风与复兴儒学相结合,复古代经学的道统地位。

古文运动的兴起与成功与当时士大夫集团关心现实的心态有直接关系。初唐四杰之一的陈子昂最先主张文体“复古”,是古文运动的先驱。其后又经盛唐、中唐时期李华萧颖士、元结、独孤及等发展,至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等提出“文以载道”、“明道”的口号,重视写真情实感强调要有“务去陈言”和“词必己出”的独创精神,并且身体力行,提升品德修养,将古文运动推向高峰。

2.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最早由白居易提出,是相对于六朝及以前古乐府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其主张一是用新题材;二是写时事;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标准。,继承了两汉乐府诗歌的写实主义的传统,扩大了诗歌写作的范围。

此后唐代诗歌创造开始向文辞质朴,寓意古题,针砭时弊的方向转变。从中唐的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到晚唐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都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深刻反应了唐代中后期尖锐的社会矛盾。最终新乐府运动的余波成为文人推王朝的潜在精神力量。

下一章我们将进入五代、宋儒学阶段,这一时期伴随着程朱理学的出现,儒学体系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请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