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拾太经立命1 [复制链接]

1#

《拾太经》篇《立命》章,修身以奉天命

《十(拾)大(太)经》篇

昔者黄宗,质始好hǎo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参cān后参,左(佐)参右(佑)参,践立(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吾受命于天,定立(位)于地,成名于人。唯余一人,[德]乃肥(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国,置君,三卿。数sh日,磿(历)月,计岁,以当日月之行。允地广裕,吾类天大明。吾畏天爱地亲[民]。[废]无命,执虚信;吾畏天爱[地]亲民,立有命,执虚信。吾爱民而民不亡;吾爱地而地不兄(荒);吾受民□□□□□□□□死,吾立(位)不[失]。吾句(苟)能亲亲而兴贤,吾不遗亦至矣。

过去,先祖黄帝,修身于“道”,善治于“信”。以身作则,以法为治,天下人皆视之为表率,与其思想保持一致,他的意志可以通达四方。黄帝领悟前人智慧,为后人探索,众人辅佐,上天佑助,践行履职,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持自己,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宗主,而受到推崇和效法。黄帝说:“我的德行禀赋取法于天,奠定基业有赖于地,成就功名事业全靠众人。只有我自己的德行不断地修持,才能受天命,拜立三公,封地立国,分封侯爵,让他们再建制三公九卿。我计算日历,推算月份,考察农业收成,让农业生产能符合日月运行的规律。各地都普遍富足了,证明我的确是遵循了天道,掌握了正确的规律。我敬畏‘天’,真挚地热爱‘地’,亲近百姓。罢黜失去天命的族类,操持执掌失信之徒。我敬畏‘天’,真挚地热爱‘地’,亲近百姓。拥立天命之族,操持执掌失信之徒。我爱护百姓,百姓不会离我而去;我热爱大地,土地不会荒废;我虽取用于民……但不至于让百姓竭尽全力,这样,就算是不失我的职责了。如果我还能近亲亲属,弘扬贤达之士,我就没有什么遗憾,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了。”

昨天我们分享了《黄帝四经·经法·名理》章的最后一部分,《经法》篇也就全部详解完毕,今天开始新的一篇《拾太经》的详解。如果《经法》篇可以看成是作者系统论述治国理念的著述。那么这一章明显是收集刊载过往的旧有的有关黄帝思想及记述的汇编。

有关这一篇的名称,过去主要被称为《十大经》或《十六经》,很显然,前者是不加校注,后者完全不合理,因为本篇明明只有十五篇,无论如何叫《十六经》都不合适。理由仅仅是《经法》篇《六分》章被错抄写为《大分》,就就把大解读解读为六是不合适的。

我之所以将本篇校订为这个名字,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根据本篇内容,不论是内容还是行文,明显是有别于前篇。明显不是有整体结构的编辑,有论述,有故事,还有对话体,文体不同,更像是收集整理。其次行文明显更古早,更接近《尚书》的行文语言。所以,有的时候,不得不一个字一个字地翻译解读。

再次,通篇都与黄帝相关,也是《黄帝四经》书名的由来所在。还有,“拾”是“十”的大写,其实解读为“十”通“什”也可以,只不过我觉得“拾”有整理的意思,更合适合适一些。“大”是“太”的古写。最后,内容有对黄帝思想的称颂也有论述,有哲学思辨也有治理理念的探讨,比较杂。

今天我们先来看第一章《立命》,原文有缺失,后由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根据原文内容校订增补完整。显然这一章是后人对黄帝崇拜的赞美。“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

“昔者”,与“今”相对从前,过去。《易·说卦传》:昔者,圣王之作易也。“黄”当然就是指黄帝,“宗”从宀从示。宀,房屋;示,神祇,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本义是宗庙,祖庙。这里是尊崇、效法的意思。

“质”是素质、本质、禀性的意思,《列子》:太素者,质之始也。“始”的意思是根本、本源。《国语》坚树在始。韦昭注:“始,根本也”。这里也就是代指“道”。“好”字在这里不能读“号”,好:善,优良,良好的意思。《礼记仲尼燕居》:领恶而全好者与。注:“善也”。“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本义:真心诚意。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说文》:信,诚也。

“作自为象”,“作”字的有发起,开始的意思,“作自”就是从自己开始,以身作则的意思。“象”字在这里是法的意思,《虞书》:“象以典刑”。传:“法也”。《国语》:“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黄帝四经》开篇第一句就是“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可以与此处互证。

“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方”字的意涵比较多,首先方字的造字本意就是两船并行,泛指并列,并行。其次,“方”字有占有的意思。《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方之”。“方”还有辨别的意思。《国语·楚语下》:“民神杂糅,不可方物”。“方”通“放”,依据、依托。《左传哀公十六年》:“方天之休”。

“四面”就是四面八方的意思。“方四面”就有占有四方、依托四方、辨别四方和团结四方的意思。在道家的典籍中一字多义多解的情况非常普遍,并非任意扩大解读。按照神秘主义者的说法,《古兰经》中的每一章节,都有七重、七十重或七百重解释,字面意义只是给愚昧的俗人阅读的。

“傅一心”的“傅”字本意是辅佐的意思。也包含辅导的意思。同时也有靠近的意思。《小尔雅》:傅,近也。

“四达”是通达四方的意思。“中”字相对于四方而言,当然就是指中央,也就是黄帝。但“中”就是“正”的意思。“中”也表示内心,曹操在《短歌行》中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诗句。并且,“中”通“忠”,意味着皇帝的意志能“四达”是在于众人能忠心耿耿。可以看到,对黄帝的崇敬已经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程度。

“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这一段好玩了,话说惜字如金的古人,怎么会写出“前参后参,左参右参”的句子,干脆说参四方不就行了吗?图样图森破,你对古人的智慧一无所知。“参”字有领悟、琢磨的意思。“前参”是指参悟前人的智慧,“后参”是指为后人琢磨探索。

“左”通“佐”,“参”字的本意就是加入、参加、参与,在这里就是众人辅佐的意思。“右”通“佑”,护佑,佑助的意思。“参”就是“三”,《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右参”也就是天地人三才助佑的意思。好玩吧,现在还怀疑我前面讲的,道家文献很多时候一个字可以有多重解读吗?

“践位履参”,“践”和“履”是一个意思。“位”字特指王位,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职位。这里又有一个“参”,在这里有参悟和检验的意思,也就是说一方面不断地参悟“道”,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检验。和前面的四个“参”字的意思又不尽相同。

“是以能为天下宗”。“是以”的用法在《老子》中多次出现,这里应该是受其影响。“宗”字有受到天下尊奉的意思,也有为天下取法的意思。这里应该是指先祖的意思。《说文》:“宗,尊祖庙也”。

由于不得不一个字一个字的解释,导致解读看起来不是很连贯。最后总结一下本章解读的重点:1、古人对黄帝的崇拜近乎神明。2、道家典籍一字多解是常态,能否解读正确,有时候全靠“缘分”。

浔阳野老翻译撰写,版权所有,禁止非研究用拷贝,如需引用转载必须标注来源。更多《黄帝四经》及《老子》解读请在往期中查找。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名理》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名理》乱积于内而称失于外

逐字逐句解读《老子》——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别让老子替你们圆场——“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