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批评与反对: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在《荀子》中,有一个故事反映了孔子对愚孝和愚忠的批评和反对。当时鲁哀公问孔子,儿子顺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吗?臣子顺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诚吗?孔子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选择了离开。随后,孔子问子贡同样的问题,子贡回答道:儿子顺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臣子顺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了子贡的回答,称其为小人,他们没有理解到孔子所倡导的正确观念。之后,孔子解释道:一个国家有了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即使面对权势熏心的君王,疆域也不会被割让。而一个小国有了敢于直言劝谏的大臣,即使只有千辆兵车,也能保持政权的稳定。父亲有一个敢于直言劝谏的儿子,才能做到合乎礼制的事情。士人有了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才能做到合乎道义的事情。因此,孔子反对愚孝和愚忠,强调在道和义的原则下,人们应该敢于直言相告,维护道义和正义。
而在接下来的部分,则从不同细节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首先是孔子对愚孝和愚忠的严厉批评。他认为,单纯一味地顺从父亲或君主,不考虑道义和正义,是一种表面功夫,与儒家所倡导的仁义道德背道而驰。孔子强调,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兄长,这是人的小德;对上要顺从,对下要宽厚,这是人的中德;而真正的大德在于服从道义,而不仅仅只是顺从父亲或君主的命令。孔子认为,子贡的回答只是机械地符合了社会常规,而没有理解到儒家所追求的道德境界。
其次是孔子对诤谏的重视和倡导。孔子强调,一个正直且有勇气诤谏的大臣能对君主进行规劝和劝告,并能改正君主的错误,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他将臣子分为四种类型,其中谏、诤、辅、弼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谏者是能够规劝并使君主纠正错误的人;诤者是敢于直言劝谏甚至为此而赴死的人;辅者是能够联合有智慧的人共同协力改正君主的过失的人;而弼者则能够抵抗君主的命令,取得权力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君主的尊严。孔子用这四种类型说明了儒家所倡导的直言不讳的精神和对道义的坚守。
人的等级和特征:从庸人到大圣人
另一个故事表达了孔子对人的不同等级和特征的论述。当鲁哀公询问孔子如何选择人才一起管理国家时,孔子回答道,人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和大圣人。
庸人指的是心中无忧无虑,行动毫无目标的人,他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容易受外物左右并逐渐堕落,因此并不可贵。
士人相对而言,虽然不能完全掌握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方法,但他们会有一些遵循和坚持,在道德行为中能明辨是非,言行相符。他们虽然知识不多,但为人处事更加理性和审慎。
君子是言行忠诚的人,内心谦逊无私,但并不自夸,思考明晰而从不与人争斗,能够以平和的态度与人为善。君子的品德和态度令人钦佩,人人都可以追随他们。
贤人是符合礼义的行为,能够成为天下的标杆,他们不以富有自豪,也不囤积个人财富,而是慷慨施舍给他人,并不为自己的贫穷担心。贤人具有高度的道德品质和为他人着想的心态。
至于大圣人,他们具备深入了解大道和理解万物的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变化和情况。大道指的是事物变化和形成的根本道理,而所谓性情则是人们判断和决定取舍的依据。大圣人的智慧广博,宽容包容,像天地一样广阔,像日月一样明亮,像风雨一样滋润万物。他们的行为和思考无法模仿,独特而高尚。
这个故事揭示了孔子对人的品质和境界的不同层次的认识,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强调的道德修养和追求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