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荀子性恶藏在古人智慧中的人际交往的秘 [复制链接]

1#

人之初,性本恶。

——荀子

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现在人的本性,生下来就有喜好利益之心,顺着这种本性,人与人之间就要发生争夺,也就不再讲求谦让了;生下来就有嫉妒憎恨之心,顺着这种本性,所以残杀陷害的行为就会产生,而忠诚信实就丧失了;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欲望,又爱好音乐、美色,顺着这种本性,就会发生淫乱的事情,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就都丧失了。

那么放纵人的本性,顺从人的感情,就一定产生争夺,出现违背等级名分、扰乱礼仪制度的事情而导致暴乱。因此必定要有老师、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从谦让出发,行为合乎礼法,从而使社会安定。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恶的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行为是人为的。

所以弯曲的木料一定要依靠整形器进行熏蒸、矫正,然后才能挺直;不锋利的金属器具一定要依靠磨砺,然后才能锋利。人的本性邪恶,一定要依靠老师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现在的人们没有老师和法度,就会偏邪阴险而不端正;没有利益,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

古代圣明的君王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人是偏邪阴险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给他们建立了礼仪、制定了法度,用来强制整治人们的性情而端正他们,用来教化人们的情性而加以引导,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出发、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现在的人,得到老师和法度的教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仪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任意胡作非为而违反礼仪的,就是小人。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人即使具有良好的资质,又有较好的辨别能力,也一定要跟随名师学习,结交好的朋友。跟随名师学习,那么所听到的都是尧、舜、禹、汤之道;结交好的朋友,那么所见到的都是忠、信、敬、让的行为。自己在潜移默化种进入仁义的境界,这都是环境的力量造成的。

现在与不善的人相处,所听见的都是欺骗奸诈,所看见的都是肮脏、淫邪、贪利的行为,自己都要遭到刑杀了却还不自知,这都是环境的力量造成的。古书上说:“不了解一个人的儿子,看看他儿子的朋友就清楚了;不了解他的君主,看看君主身边的人就知道了。”说的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啊。

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但愿余生所遇之人不求志同道合,但求没有任何恶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