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 [复制链接]

1#

钱穆写给大家的中华文化入门课,揭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精髓与真义,解读中华民族的基因密码。兼具深度和广度,可读性和严谨性,一场提气解惑的文化之旅。

我们可以说,近代的西方有三大精神:一、个人自由主义精神,渊源于希腊,亦可称为希腊精神。二、团体组织精神,或叫作国家精神,渊源于罗马,亦可称为罗马精神。三、世界精神,或叫作宗教精神,亦可称为希伯来精神。此三种精神配合成为今天的西方。英国、美国以宗教精神调和国家组织与个人自由的冲突;苏维埃只有一种国家精神,抹杀了个人自由,并将国家精神升华到带有宗教的色彩。

至于科学,则仅是一种方法,一种技能。虽说科学也另有一套寻求真理的精神,但其运用到实际人生方面来,则仍必依随于上述三种精神之某一种或某两种,才能决定其真实的态度与价值,故不得与上述三大精神有平等齐列之地位。

有人问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文化精神,应称为道德的精神。中国历史乃由道德精神所形成,中国文化亦然。这一种道德精神乃是中国人所内心追求的一种做人的理想标准,乃是中国人所向前积极争取蕲向到达的一种理想人格。因此中国历史上、社会上,多方面各色各类的人物,都由这种道德精神而形成。换言之,中国文化乃以此种道德精神为中心。中国历史乃依此种道德精神而演进。

正因为中国人物都由此种道德精神所陶铸,即如我们上面所讲,无论是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教育的,各项事变乃及各种制度,以及主持此各项事变与创造此各种制度的各类人物,其所以到达此种境界者,完全必以这种道德精神为其后的解释。因此,我称此种道德精神为中国的历史精神。即是没有了此种道德精神,也将不会有此种的历史。

我们所谓的中国道德精神与西方宗教精神不尽同,也与他们的团体精神与个人自由精神不尽合。我们常觉得自己既没有宗教,而在团体组织与个人自由两方面,其表现的精神力量也都不如人。实际这种看法,只是忘记了自己所特有的一套,而把别人的尺度来衡量自己,自然要感到自己的一无是处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既是以这一种道德精神来奠定了先的基础,今天此一精神堕落,自将显得一切无办法,在在都发生了困难。如果我们能再把为自己历史、文化、民族作基础的这一种道德精神重新唤醒,我想当前的很多问题,也都可以迎刃而解的。

我所讲的道德精神,究竟指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呢?我此刻暂不为此道德二字下定义,也暂不为此道德二字定内容,我姑先举出两项重要的道德观念或道德理论来做具体的例子。个理论在孔子前,第二个理论在孔子后。

春秋时,鲁国上卿叔孙豹出使晋国,会见晋国上卿范宣子,在正式的使命任务外,谈到了一个哲学上的问题。范宣子问叔孙穆子说:“如何可以做到人生不朽?”叔孙暂不直答,却反问说:“你如何看法呢?”范答:“我们范家,自尧舜以来,经夏商周三代,直迄现在,相传两千余年,如此的家世,亦可算不朽了吧?”我们只看范宣子这一说法,便可推想,中国人在那时,已不信人死后有灵魂之说,而完全是一种站在现世间的看法。叔孙却告诉他说:“照我看,那只是世禄,不能谓之不朽。人生不朽有三:立德,立功,立言。”这句话,二千多年来,深印在中国人心里,成为一个的道德理论和人生信条。

信耶稣的人说:“我们是活在上帝的心里。”叔孙穆子的话,我们也可替他透进一层说:“人要活在别人的心里。”如果别人心里常有你,便是你的人生不朽。如果别人心里没有你,你也就等于没有活。正如儿子心里没有父亲,那么这个父亲等于没有做父亲。

孔子之后,孟子发明了人性善的理论。他说,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向善的。善便是道德精神,我想我们可以用孟子的理论来解释叔孙穆子的三不朽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为何要为别人立德、立功、立言呢?这已显然不是一种个人主义了。但纵使别人心里常有了你的德、功、言,这于你究有何关系呢?我们若用孟子的话来回答此问题,正为人的天性是向善的,他情愿如此做,只有如此做了,他自己才感到快乐与满足。而且向善既是人类的天性,你的善,便一定可以得到别人心里的共鸣。你为人立德、立功、立言,别人必然会接受你、了解你,而且追随你、模仿你。

我们试问,除却我们的行为,还在哪里去找我们的生命呢?行为存在,便是生命的存在。行为消失了,便是生命没有了。我们只有向善的行为,才能把握到人类天性之共同趋向,而可以长久地存在。我们也只有这一种生命,绝不会白浪费、白牺牲,将会在别人的生命里永远共鸣、永远复活。身体不是我们的生命,身体只是拿来表现我们生命的一项工具。身体仅是一件东西,生命则是一些行为,行为一定要有目的、有对象。我们凭借了身体这项工具,来表现行为,完成我们的生命。

譬如我现在在此讲演,这是我的行为,也即是我的生命。行为必然由此向彼,有一到达点。此到达点,即是所谓目的与对象。若果讲演没有人听,便等于没有讲,等于没有这行为,亦即等于没有了这一段的生命。所以我们的生命,一定要超出此生命所凭借之工具身体,而到达另一心灵的世界。如讲话则必求达到听的人心里。身体则只是一工具,只限制在物的世界里。衣与食则仅是维持此工具的一种手段,只是一种生活手段,却不能说衣食即是生命。衣与食的对象,限制在自己的身体上。身体坏了,一百年八十年的谋求衣食,吃辛吃苦,全浪费,全牺牲了。所以为自己身体谋求衣食,这决无所谓道德精神。除非是以衣食为手段,而别有生命的期图,这才说得上有道德的意味。

但如孟子说,人性既是共同向善的,社会上为什么还有很多罪恶呢?据孟子意见,罪恶的来源,不外两种原因:一是环境不好,一是教育不良。由这两条路,陷人于罪恶。这只是外面的事势逼迫人、引诱人,不是人天性爱好如此做。

孟子之后有荀子,主张人性恶的理论,他说人的天性生来都是倾向于恶的,人类之所以能有善,由于师法教导和法制刑律的管束。倘使今天没有学校和教育,没有政府和法律,试问社会将变成什么的样子?

但我们可以代表孟子来回答荀子这一个质问。人类在先,本无学校和教育的,怎样会产生学校和教育的呢?人类先,也本无政府和法律的,又怎样能产生有政府和法律的呢?人类从无教育变成有教育,从无政府无法律产生有政府有法律,这即证明人性之向善。荀子说:教育和法律,都由圣人而产生,但圣人也是人,人类中有圣人出现,便可证人性之向善。

根据上述,我将再一提掇,中国人传统的两个很重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论:一、人无论对自己,对别人,都该信仰人的天性总是向善的。二、人生不朽,只有在现实世界里不朽,没有超越了人世间的另一种不朽。换言之,人类只有凭借此肉体所表现的生命,而没有在肉体生命之外的另一种的灵魂生命。人类只有在此现实世界里的一切行为和道德精神,才是他真实的生命。西方人认为肉体和灵魂是两种不同的生命,存在于两个世界里,而且又认为人类的天性,根本是罪恶。这两点,恰和中国人观念正相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