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底蕴深厚的华夏文明诸子百家 [复制链接]

1#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总共诞生过四大文明古国。

它们分别是华夏,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

而纵观以上各文明,只有华夏文明成为了唯一能延续至今的存在。

它之所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并且能传承至今,不仅仅在于华夏儿女的延续繁衍,更因为它的深厚底蕴、博大精深。

0.0所有文明古国中,只有华夏延续至今

那么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博大精深展现在哪里?

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

后人熟知的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纵横家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相继萌发,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

各家思想在当时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譬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阴阳家的“阴阳五行说”,法家的“以法治国”,纵横家的“合纵与连横”……

0.1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大地百家争鸣

各家思想,相互竞争亦相互融合。

自春秋战国起至今,已经影响了华夏两千五百年左右。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的治国理念中,仍可以搜寻到它们的身影。

那它们究竟起源于何时?有哪些不同的主张?

大家别急,下文将会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纵横家为例为各位做个简单介绍。

一、儒家

首先是儒家,儒家始于春秋战国,于汉朝时期被“独尊”。

它可以说是所有诸子百家中存在时间最长,对华夏人影响最深的学说。

它奠定了华夏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石。

但却也在近代没落。

其中孔子、孟子、荀子等为儒家学说的创立、形成和成熟做出了杰出贡献。

1.0孔、孟、荀三大圣人为儒家贡献超绝

那儒家思想到底有哪些主张?

1.格物求知

格物求知即格物致知,也就是通过研究物与物之间的本质,探索其中蕴含的哲理,从而获得知识与智慧,参透世间真理,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这是儒家经典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儒学学者都在不断对其进行领悟参研。

在儒学典籍《礼记·大学》中就记载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1.1《礼记.大学》对格物致知有记载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儒家认为研究事物之后我们才能获得智慧,当智慧达到后才能具有真诚的意念,然后心才正,身才修,家才齐,进而治国平天下。

不过由于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对百姓的统治,不断对儒家文化进行修正,以至于丢失了其中颇为精华的部分,就比如格物致知。

大家都知道,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列强,就是因为科技的落后、人民的无知,使得我们被动挨打了年。

1.1.2科技落后导致被动挨打

而这些科技的落后以及人民的无知,归结起来其实也是因为格物致知思想没有进入人民的思想之中。

虽然当时朝廷的读书人也是在学习儒家文化,然后学习的却是统治者希望他们吸纳的东西,是统治者对这些读书人在进行思想的禁锢。

在经历过“文字狱”后,明清时候的儒学已经开始僵化,逐渐走向没落,对国家的发展弊大于利。

1.1.3明清统治后,儒学僵化

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可以清晰地从儒学的发展历程去看到王朝更替的本质。

而在当今社会,华夏的日益强大、国际上的大国地位确立不正是由于我们具有先进的科学研究、而这些不都需要格物求知的精神吗?

2.言简义精

自春秋战国孔子编撰《春秋》开始,历朝历代的儒学之人大多注重编写俢撰历史,他们不但重视史事的记录,还注意用精简且深含大义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论语.述而》中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翻译过来孔子认为,如果因为相信且喜欢古人的文化,而只是简单叙述先贤哲理,不去进行创作,那么不就成为一个长寿之人了吗?

1.2《论语.述而》中对言简义精有记载

意思是到我们编撰书籍时,如果是真正的喜爱且相信先贤哲理,就只会进行简单的阐述,而不会在这个过程过加入太多自己的主观意识。

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当我们读这本书时,就可以如长寿之人彭祖一样能看见真实而完整的历史。

并且自华夏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开始,每一本跟华夏的编年史相关的儒学典籍的诞生,它的背后都离不开儒学家的辛勤付出。

1.2.1华夏编年史离不开儒学家的付出

3.敬爱信任

敬爱信任可以表现为“五常”与“五伦”的对应关系。

即提高个人修养之后,用“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来处理君臣、夫妻、父子、朋友、兄弟这“五伦”之间的关系。

在儒学中曾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人也,义者宜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言必信,行必果”……

1.3.1仁义礼智信与个人修养密不可分

这些向我们阐述了怎么做到仁义礼智信。

意思是不该听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是“礼”;

自己能立足的时候让他人也能立足,自己通达的时候也让别人也通达,是“仁”;

做合乎时宜,合乎道义的事,是“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是“智”;与他人相处相交,说的话与实际行为一致,是“信”。

仔细思考,其实为君、为臣、为父、为妻、为子、为友都要做到仁爱有礼、有义有智、互敬互信。

1.3.2君臣,父子,朋友相处之道

4.重农抑商

在封建社会中常有士农工商,士族最尊贵,其次是农民,然后是工匠,最后才是商人。

可以看出农贵于商,从侧面反映出了在当时经济条件下,统治者是重视农业而大于商业的。

甚至在民以食为天的农业社会中,为了防止多数人因为利益、金钱的诱惑弃农从商,不断地打压、抑制商业。

1.4.1民以食为天,大多数平民致力农业

那么是重农抑商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的奖励耕作、抑制商业发展到秦汉具体法律法规的形成,再到隋唐时期的调整适应,以及宋元明清时的延续。

随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重农抑商便一直存在于华夏的整个封建王朝统治时期。

1.4.2商业受到历朝历代打压抑制

5.君仁民礼

君仁民礼主要是儒家提倡的政治思想,通过施行“礼制”“仁政”“王道”,实现国家的“大一统”和“大同”。

在真实的君与臣、君与民的政治交锋中,君作为统治者而臣民作为被统治者,双方都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享有应得的权利。

从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到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1.5.1君以礼对待臣民,臣民以忠奉君

可以知道君王对臣子以礼相待,臣子才能对君王鞠躬尽瘁;君王爱民如子,百姓才爱戴君王。

否则,若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臣子可以成为混乱朝纲的奸臣、逆臣,百姓可以成为推翻统治的“暴民”。

二、道家

其次是道家,道家始于春秋战国,贯穿于整个华夏历史,对道教的形成举足轻重。

其中为大家熟知的道家人物有老子,庄子等。他们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力量是“道”,这里有大家熟知的一句话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顺应自然规律,遵从天道。

2.1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之力

作为君王,不去过多的干预或干涉百姓事务,打乱社会本身的运行秩序,实现“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并不是毫无作为,而是充分发挥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治。

老子便曾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那么如何做到无为而治?善用贤才即可。

2.2发挥民众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治

从上古时代的舜开始,到西汉初期的皇帝治理国家,以及在现代社会,也可将这些主张运用于教育中的兴趣开发,企业中的上层管理。

同时道家认为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善与恶,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可以相互转换,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三、阴阳家

接下来是阴阳家,阴阳家始于春秋战国,在战国末期至西汉年间达到顶峰,没落于汉武帝时期,最初提出阴阳一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

阴阳家的部分思想主张与道家存在相似之处,比如阴阳家提出的事物有着阴阳两面与道家的万物都具有相对面异曲同工。

因为阴阳家最初是道家中衍生出来的专门研究阴阳、五行的学派。

3.0据记载,阴阳家是从道家衍生而来

阴阳与五行是阴阳家的主要思想文化,那么如何去理解它们?

1.阴阳

阴阳在春秋战国之前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事务,日光照射之处即为阳,背阳之处即为阴。

在后来,阴阳是用来描述宇宙万物内部一种相对又相成性质的抽象概念,“阴”“阳”分别指具有柔顺弱小特性、阳刚顽强的事物与现象。

比如:女与男,温与凉,月与日。

3.1”阴“”阳“相对相成,此消彼长

“阴”长则“阳”消,“阴”消则“阳”长,且它们同时存在,揭示了宇宙的对立统一,万物孕育而生、生生不息的法则。

2.五行

在《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其中五行代表的是具有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具体的物质本身。

在五行的基础上衍生了五德,五德即为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而事物各自具有其对应之德。

3.2.1世间万物各具”金木水火土“五德

“行”可解释为运行,五行即体现世间之物都是在处在不停地变动发展之中。

万物的新生与消亡、朝代的更替、时代的变迁都是一个五行、五德相生相克的结果。

“阴阳”“五行”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它们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构建形成了与天文、气象、历法等相联系的宇宙观。

而阴阳家也成为当时诸子百家中唯一擅长研究自然现象成因和其变化规律的学派。

3.2.2”阴阳“”五行“构建了宇宙观

四、法家

然后是法家,法家始于夏商时期,经过春秋时期的发展,在战国趋于成熟,最终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集大成,法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商鞅、管仲、韩非、李斯等。

法家作为行动派的代表者,他们在理论上与儒家相反。

提出用“法治”来教化百姓,主张变法革新,通过鼓励耕种,进行军事改革,发展经济,强盛武装力量,使国家繁荣富强。

4.0法治教化百姓,增强军事力量

法家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立法行法来治理国家与百姓,可概括分为教育、伦理、治国三大方面,而这三大方面具体有哪些主张措施呢?

1.教育

《商君书·第十七篇·赏刑》中有“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

商鞅认为治理国家需要加强对百姓的“法治”教育,学习对耕战有利的实用知识以及法令法规,通过这些政策法规来统一百姓思想。

韩非主张培养擅于进行法治且意志坚定的能人志士,这些人要做到只忠于君王,忠于“法”,不受到外物、感情的影响。

4.1用教育培养法治之士

在法规政令面前人人平等,对百姓赏罚分明,使每个人的言行都要遵守国家法规与法家思想。

如何做到以“法”为教?韩非曾言“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即必须废除奴隶制时期的道德说教与文化典籍,打击私学与其他教派,做到独尊法术。

2.伦理

法家的伦理思想可归纳表现为诚信观、义利观、人性观,而诚信与义利都是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

法家的人性观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他们认为趋利避害是人性的本能。

为了获取利益、满足欲望、规避危害,人的行为会根据本性的驱使朝着自私自利的方向发展。

4.2.1人性本恶,趋利避害

即使人的本性是好利,法家先驱们也都强调诚信是万民的行为准则。

他们把诚信运用于变法过程中,崇尚、宣扬诚信,以诚信得百姓之心、行变法之事,以达到法治的目的。

这就是法家的诚信观。

法家的义利观揭示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与社会道德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认为物质决定道德,即“利”决定“义”。

4.2.2物质生活决定仁义道德

《管子·牧民》中有“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即当国家繁荣稳定、人们的利益得到满足、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之后,人们才会讲仁义,讲道德。

反之,当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之时,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何来仁义?

3.治国

法可以用来约束百姓行为,人性是趋利的,那么君王治理国家就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颁布法令,对违法之人进行罚,对遵法之人进行赏。

人民在趋利避害的本性趋势下,会规避刑罚之事如作奸犯科、违法犯罪等。

会趋于有利之事如勤于耕种、杀敌立功等,国家最终就会走向强盛。

当君王善用贤才、能够御用百官时,法令的制定与实施才能遵循统一、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而达到法治的健全,社会的稳定。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过于绝对,在强调法治的过程完全摈弃了文化教育对民众的影响。

在思想开放的时代,全面打击禁止其他的流派,必定会受到其反噬,走向衰亡。

五、纵横家

最后为纵横家,纵横家是从“行人”发展而来,“行人”就是主管礼仪,接待他国使臣或出使他国的官员。

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期,秦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下,各国为了自保不得不与秦国或者他国建立外交关系。

当时的“行人”根据政治要求、在利益驱使下,不断游说于各国之间,纵横家便在这

种历史潮流中诞生了。

5.1.1纵横家源于古代礼官

纵横家的创始人为鬼谷子,在鬼谷子的徒弟张仪、公孙衍、苏秦等人中发扬光大。

它的思想可概括为“合纵”与“连横”两个方面。“

合纵”就是联合众弱来攻击一强,“连横”就是以一强逐个击破众弱。

在合纵连横的过程中,纵横家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能力,交流谈话的技巧,游说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5.1.2合纵连横都需要出色的能力

纵观华夏历史,任何一个繁荣昌盛,延续不断的朝代,它的统治思想都是取众家之所长、避其短,治理国家不仅需要儒家的“仁”,也需要法家的“法”。

无论是独尊哪一家的思想,都不会长治久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