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荀子阅读摘要及散记 [复制链接]

1#

“以族论罪,以世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以下,只注篇名)荀子反对世袭,反对烂施罪责。历史地看,在思想上这是一种进步。荀子认为“尚贤使能”“贵贱有等”“亲疏有分”“长幼有分”(“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联系其对“以族论罪,以世举贤”的反对,荀子之所以持此类观点,在于荀子有其对于人性与社会的总体观察。荀子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其所处的时代打破因袭制度的客观需求。

但,如何识别“贤”呢?如何在“世”之外培养、发现“贤”呢?

“曷谓贤?明君臣,上能尊主爱下民。主诚听之,天下为一海内宾。”“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言有节,稽其实,信诞以分赏罚必。下不欺上,皆以情言明若日。”(《成相》)荀子之论,以“相”这种形式表达出来。“成相”,被认为是一边击乐,一边演唱的一种文学样式。

或许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说唱”,一种宣传政治思想的载体。或许,正是战国时期,荀子学派创造的一种宣传学派观点、进行社会教化的应用文体。相比《荀子》其他章论说的大多抽象、冗长,《成相》可谓别出心裁。

《成相》篇或许是四段“成相”体片段组成。每段大致又各有11个(或12个)小片段。四段“成相”,论述的主题依次为:人主治国(一共有11个小片段)、君子圣人(11个片段)、圣王尚贤(11个片段)、观往自戒(11个片段)、治方君教(12个片段)。又或许,根据其言说主旨的相近,《成相》篇为由五节辞令组成的一篇文章。

荀子反对“己为物役”,而倡导“重己役物”。之所以会“己为物役”,在于“心忧恐”。而要“重己役物”,则应“心平愉”;这种内心平愉的状态,是可以推而广之以“加天下”的。“人无动而不可以不与权俱”。荀子认为,人们的行动,总会伴随着选择;人们的行动,总应该有所权衡。而“道”,是古往今来人们行动的“正权”。“道者,古今之正权也;离道而内自择,则不知祸福之所托。”(《正名》)斤斤计较的人,看重得失多寡;深谋远虑的人,所在随遇而安。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由此,可以见出荀子在社会思想与天人关系上的理性主义。

“易一则强,易使则功,易知则明,是治之所由生也。”“难一则不强,难使则不功,难知则不明,是乱之所由作也。”又,“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荀子在《正论》里的这些话,显示出其说与《老子》中的一些观点相同(“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在《正论》中,针对“世俗之为说”的几种观点,荀子做了剖析。这种叙述,与《孟子·万章》的体例相仿佛。

“国者、小人可以有之,然而未必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

“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由此,可知道为什么《荀子》中有一篇专门谈“正名”。老子谓“正言若反”。孟子谓“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由此可见,语言,或者说观点的表述,在先秦哲人那里,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君子可以有埶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埶荣,而不可以有义荣。有埶辱无害为尧,有埶荣无害为桀。”人,可以有因权势造成的耻辱,而不可有道义上的耻辱。小人反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