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是恶恐怕都不 [复制链接]

1#
怎样能够治愈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935645.html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三字经》开篇的头四句,我们大家都熟悉。

“亚圣”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而西汉哲学家杨雄则认为,人性是善恶参混的。

孟子在他的《孟子·告子上》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还说,人们改变善良的天性去行恶,是因为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

荀子则在他的《荀子·性恶》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

荀子说,人的天性是恶的,他的善行是后来学来的。人天性好利、贪生怕死、好逸恶劳等等。并且说,天性的恶是与生俱来的。

杨雄则在他的《杨子法言》中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孟子游说各国,要求各国诸侯施行“仁政”,不要激起人们的恶念、恶行。

荀子主张,各国要施行法制、礼教,强制人们去除恶念、恶行。

杨雄则主张人们去学习、修为,以抑恶扬善。

得,这些古代学者的认识各不一样,并且各有各的理,我们普通老百姓,有时觉得这个说的对,有时又觉得那一个说的也很有道理,那么,到底人性是善是恶?

为什么我们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其实,这是因为这几位大学者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争论的焦点不同,都抓住了问题的某一方面,以致把我们也搞得有点糊涂了。

孟子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讲,自然是施行暴政的国家,带来的问题多,百姓受到的压迫深重,作恶事的人自然也多。

荀子从人的天性来讲,人自然都是趋利避害、喜欢安逸、厌恶劳苦的。

杨子从人的成长来讲,人在成长过程中,受知识、文化、礼仪教养与环境等的影响,自然一些人善多恶少,而另有一些人则善少恶多。

所以,我们觉得他们各有各的道理,并且他们的言论都影响了许多后来的追随学者。

但是,如果我们想把问题搞清楚,我们还需要统一的整理一下/p>

如果从人一出生到还未受到启蒙教育时,就进行考察,毫无疑问荀子的观点是对的。人一生下来就知道,满足了他的吃喝、想要的东西,他就高兴,否则就会哭就会闹。身上哪里不舒适时,他的表现也是哭闹。给小孩子东西时,他总喜欢要大的。

——这当然就是天性,人生下来就是有欲望的。

其后,人稍微长大以后,能接受教育的时候,天性就慢慢能改变、能遏制了。

幼童经过教育、引导、学习后,有的就改变了,知道了羞耻,知道了善恶,知道了谦恭忍让,知道了孝亲悌友,知道了学习劳动,知道了怜贫惜弱等等。

这样,就有了“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到长大后,有的成为大贤大圣。

——这就是杨子所说的,经过学习后,人性的善的一面得到发扬光大,恶的方面得到遏制。孟子从中也看到了善的一面。

但是,还有一些人成为了馋懒奸滑之辈甚至大奸大恶之徒。这些人中,有些是没有受到好的教育,有些人受到的甚至是不良教育,而有些人是经过受良好教育却没有教育成功的;还有些本来是行善之人,后来又改变成为恶人的。

这些人一部分主要是因为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有的个人、家庭的原因,有的是国家政策的原因。

——孟子看到国家原因的影响,就要求国王要施行“仁政”;荀子看到个人的因素影响,这要求实行刑法制度。

因此说,这三位大家都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还都没有说的更明白、更全面。

若论人的天性,与生俱来的天性,还应该是荀子说的更正确一些。人生俱来的天性,喜“得”怕“失”,希望得到自己所喜欢的一切东西,因“得”而乐,因“失”而悲;喜安逸、厌劳苦;贪生而怕死。——这是根本性的。人生在世,多数人是摆脱不了的。

正因为,这些人的这些天性,人们为人处事时,往往是从“利己”的角度考虑的。

人的天性中,有一个可以说是最伟大的,不是或不完全是从“利己”角度考虑的,那就是“母爱”。母亲会无私的照顾自己的孩子,不管多么劳累的付出,有时甚至是生命。而从来不计报酬。当然还有“父爱”。但“父爱”较之“母爱”,从天性论,还是要差一些的。

这些就是人的天性。人的后天的成长和性格的养成,不光是受天性影响,还受心智、体质(包括容貌)、环境等因素影响。

人生来智力水平是有区别的,体质是有差异的;智力和体质好的,容易得到自己希望的目标,在同样的环境中,更容易成功。这是天生素质的影响。

而生长于优良环境中的孩子,比较特殊经历的不同,给他成功的机会,同样比其它孩子要多得多。这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孟母三迁也正是说明了环境的影响因素。

人的天性虽然基本相同,但也有些区别。有人生来更容易接受一些“善”的思想,有的人则天生在“恶”的方面更顽固一些,不容易接受“善”的教育。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引导向“善”的一面,有些则比较困难。

所以说,人的成长,最终会受天性、心智、体质、环境这些主要方面的影响。

最终,人的天性,在后天的学习、教育、引导、修行、实践过程中,向不同方向的发展:

有的克服了天性中的“恶”的一面,变得恭谨、孝敬、勤劳、节俭、真诚、怜贫惜弱、与人为善、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等。

有的则使“恶”的一面更加突出,变得更加自私、贪婪、懒惰,而且虚容、虚伪、诡诈、恃强凌弱、忘恩负义、贪生怕死等等,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坑崩拐骗、偷盗抢劫、杀人放火、投敌叛变等。

所以说,“人之初,性本善”不完全正确,但如果说“性本恶”,这时的“恶”又不足以伤害他人,倒不如说“人之初,性本私”,因为人的天性,从婴幼儿一开始就是从自己出发的。“善”与“恶”的因素,兼而有之。

而且确实是“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虽然天性相近,但因后天教育和身处环境不同,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是大不一样的。

总起来说,应该是“人之初,性本私。善与恶,二者兼。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在成长过程中,国家、社会、家庭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教育、引导方式让孩子们“抑恶扬善”;对无法用教育方式劝“善”,一意“行恶”的,那就得用法制去打击、压制、规范,以惩恶扬善。

——如此这般,这恐怕才能更好地养成孩子们的“善”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