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剑来老秀才他对得起整个天下,唯独对不 [复制链接]

1#
白灵酊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azhiliao/m/355.html

大总管的笔下,这本小说里人物众多,而我独感叹于文圣老秀才的命运,感慨于他的伟大,也感慨于他的悲凉和孤独。他的身上,是儒家流传数千年的精神,是“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气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敢,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可以说,文圣老秀才对得起整个天下,唯独对不起的,只是他自己。

三四之争

关于老秀才,大概三四之争是小说里最难解开的谜底。当时文圣老秀才被移出庙宇,自囚于功德林甚至自融于天地,那是老秀才最落魄的时候,大道之争输了,但到底输在哪里?大总管也没有明说,我们只能从细枝末节里去推测。老秀才的理念应该是”人性本恶“,而其他的圣人坚持认为”人性本恶“,那么,为什么老秀才的观点却输了呢?根源在于当时佛家的劝人向善更符合当时统治者的观念,更利于统治天下。

按照很多书迷的推测,老秀才的原型应该是荀子,荀子各家学派都有批驳,唯独对孔子的理念推崇备至,他所相信的,依然是天下为重,人为轻。所以,一家之言,一派文脉的兴衰与整个天下的兴亡比起来,微不足道,所以,才自愿融于天地,杀身成仁,更好地”俯瞰人间,善待人间“。

三四之争落败后老秀才的凄惨境遇

三四之争后,可以说文圣老秀才的境遇非常凄惨。金身被移出文庙,得意弟子崔瀺叛出师门,齐静春被”贬“到大骊骊珠洞天,大弟子左右也在老秀才的劝说下去了浩然天下……不过,要说老秀才下场凄惨也不竟然,儒家虽然一时势弱,但每一个拉出来都是绝对的精英,不说圣人和谁说道理从来就没有输过,就说齐静春,与各家各派抗衡,谁能抵挡?道祖第四个徒弟陆沉?最后还不是棋输一着。再看看记名弟子茅小冬,也在大隋山崖书院混得风生水起,即使是背叛师门的崔瀺,一样不可小觑,至于那个战力卓绝的左右,更不必说了。那么,为何三四之争老秀才还输了呢?

三四之争落败的内幕

关键中的关键,除了之前说过的佛家理念在当时更适合统治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三四之争不能赢。老秀才也曾亲口说:三四之争,文圣一脉不可能赢也不能赢。为什么不能赢?在于当时的情形不允许儒家圣人去赢得这场争论。当时的浩然天下,大战在即,人和妖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妖族的强大从剑气长城十三对十三的大战里就能窥探一二,若不是有阿良这个人物的存在,很可能整个天下就要沦陷,而阿良是谁?是老秀才死敌的儿子,连对方都出来一肩挑起维护整个浩然天下的重任了,老秀才的气量自然不止这一点点。并且,他的理念也是维护整个天下的平衡和安全。

老秀才最后选择融于天下,也是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弟子们,所以,齐静春去了大骊他没有阻拦,崔瀺背叛师门,他也选择了原谅,还暗中帮助崔瀺的分身崔东山,让他跟着陈平安,认陈平安做师傅,重新达到境界的攀升。纵观老秀才的一生,都在为苍生谋福祉,却唯独忘记了自己。以我一人之生死,而换浩然天下之安宁,老秀才的心里只有家国天下和苍生社稷,而三四之争,或许就是老秀才为天下,为苍生,故意上演的一场大戏,所做的自我牺牲。

尤记得喝得酩酊大醉的老秀才,躺在弟子陈平安的身上,那无比孤独落寞的身影,他轻轻对陈平安说:少年郎,以后要学会喝酒啊。其实,何尝不是一种苦闷的自我救赎!

对于三四之争,大家怎么看呢?老秀才是一个伟大的人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