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话文章韩倚云中华诗词精品战略论略 [复制链接]

1#

中华诗词精品战略论略

韩倚云

摘要:一、明确诗词精品的概念;二、用科学助力诗词创作;三、提出当代诗词选题的几个方向:开创空天诗词、开创信息诗词、借助科学向哲理更深处总结与探索;四、欲出精品,贵在独创,独创需要勇气。

关键词:中华诗词,精品,科技,创新

诗是文化的皇冠钻石,是最易接受、最能感人的文化珍品;民族的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璀璨标志,是美国大诗人惠特曼所讲的,是“一个民族的最高凭证”。用一句话概括诗词的特点,那就是诗词是一种语言(文字)“模型”;以一种最精练的科学语言,用最美好的、最富于高品位深情的、从而又最富于能延拓内涵的语言来表达由“观”而生的人生感悟与人生哲理。诗,同语言的精、美、情不可分割。只有汉字这种方块式象形字,才能有中国的诗词。因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只要汉字不灭,诗词一定会存在,并且在诗人们的不断创作中,源远流长。

一、何谓诗词精品

先以古人一首诗为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这首诗仅仅20字,包含了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经作者无数次琢磨而得到的模型,每个字之间都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此模型精练到不可再减一字,每个字都易换不得。而且也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式合。符合五绝格律,平仄合,粘对合,韵脚合。其次,韵美。声色俱到,动静结合,铿锵上口。第三,情真。若无真切的情感,断不会观察如此之细。第四,味厚。可反复品味,可无限延拓。第五,格高。激励人自强不息,奋斗永无止境。因此此作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此诗特征之一是“最简”,特征之二是“直观”。凡具有小学水平者,都能认得此诗,而对此诗的理解程度,则取决于个人的感悟。

同时,诗人发现了一条客观规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规律当时却无法解释。后人读到此诗时,得到了启发,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球是圆形,若地球是立方体,决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此诗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以形象的定性(文字、语言)模型,面向某类、某个具体事物或现象,深刻描叙、揭示其某特殊性、个性、侧面,从而在相应的领域中,写出其普适性。

于是,精品诗词就不难理解了。其特点是:最简、最直观。所谓最简,是相对简,用文学语言说法是:应有尽有,应无尽无;用科学的说法是:以最精练的模型表达文字之间最大容量的逻辑关系,而且这种逻辑关系具有唯一性。所谓最直观,便是以最通俗的语言,写出最深刻的道理。精品诗词应具体以下几方面:式合,韵美,情真,味厚,格高。

精品诗词的创作任务是:将一般性、共性寓于特殊性、个性之中,从而留下广阔的空间,可供读者想象、思考、品味、领悟、开拓。

二、用科学助力诗词创作

诗歌的繁荣和发展与当时的科技水平密切相关,唐诗之所以成为历史的高峰,是因为中国的唐代,是世界上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度。物质基础决定意识形态,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诗词创作,其“底盘”已高上一层。

1、唐代科学如何助力诗词创作

唐代科学技术及其物化成果,激发了唐代诗人文学艺术创造的激情和豪迈,并从而带给人们由造物、文境、艺趣乃至哲理的享受。如果没有河东技术的进步甚至革命,怎会有从建筑而生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由冶铸而来的“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由酿酒而出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由化学燃料工艺而来的白居易的“血色罗裙翻酒污”等无数篇唐诗佳作呢?另一方面,唐诗以“凝固的音乐”、技术的“活史料”及创造的“见证者”等生动的形式,反映、折射和记录着唐代技术发明、技术成就、社会影响等“科技的社会功能”多方面的内容。

2、《诗经》中包含的科学因素

再回顾《诗经》中的科学因素。《诗经》中的科技,涉及到天文、气象、动物、植物、地理等知识。晋人陆机从《诗经》中选录的生物有多种,其中植物有种,动物有种。《诗经》中有关于科技的信息:关于青铜器,大约有多条。如《卫风·淇澳》中“有匪君子,如金如锡”,意思是说:一个君子,他受过陶冶训练,有个美好的品格,就象提炼出来的铜和锡那样纯洁。关于酒的资料有多种,而且认识到“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意思是,丰收的年成,黍和稌是多么重要啊,还有那么高大的粮仓囤积着很多粮食,用它来酿酒,奉祀先祖先妣。《诗经》中关于染色的记载,《唐风·山有枢》中“山有漆”,和《庸风·定之方中》“树之秦栗,椅桐梓漆”不仅反应了人们对漆的认识,也反应了当时已能人工栽漆树了。

3、诗人对大自然的认识与探索

关于相对运动的诗篇,如萧绎《早发龙巢》诗中云:“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教坊曲子中有一首《浪淘沙》,其中有相对运动的描述:“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词揭示了河岸、山林、船的相对运动关系。关于色散现象的认识,北周庾信《郊行值雪》诗中有“雪花开六出,水珠映九光”之吟。此处“九”字作众多解,古人不知光有七色,故而把看到的色散现象用“九光”来表示。与天文异象的观测与探索,梅尧臣《日蚀》诗云:“有婢上堂来,白我事可惊。天如青玻璃,水若墨水晶。当时十分圆,只见一寸明。”这便是当时的日食情形。梅尧臣还有一首《八月十三日观长星》,诗云:“长星彗云出,天狗欲堕鸣。狗扫不见迹,昭晰河汉横。河汉秋转净,箕斗垂光晶。劝尔长星酒,收祲看太平。”长星乃彗星之属,《宋史·仁宗本纪》记载,“嘉佑元年秋七月,彗出紫微垣,长丈余,八月癸亥,是夕彗灭。”时尧臣正赴京途中。可见梅尧辰对天文现象观察之细心。

此外还有对动物、植物的细心观察,如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足见科学发展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4、科技如何助力诗词创作

人为万物之灵,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的精神。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研究中的最宝贵的因素是直觉。”(《直觉》)。意大利约翰·维科说:“诗性思想就是原创性智慧。”(《新科学》,)法国雅克·马利坦说:“诗性思维是‘创造性的直觉’与‘诗性经验’的结合。”(《艺术与诗的创造性直觉》)那么,如何用科学思维创作诗词呢?

首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用。科学重在逻辑思维,而诗词重在形象思维,也就是“直觉”。科学侧重“求真”,诗词侧重“求美”,科学与诗词的共同出发点是“善”。古人的佳作都有很强的逻辑思维作支撑,无一例外。没有了逻辑思维,诗的生命力同样是有限的。且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此诗起承转合,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有很强的逻辑性。通过前面的铺设,进到尾联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论。

再看一首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中的“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我们读到这首诗时,首先想到的是作者其才、其人、其风骨。却往往容易忽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煅烧石灰一项技术在于谦的身边是常见的。否则,他才气再大,也不可能写出此首作品。

再看一首诗:

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我们同样,读到此诗时,首先赞叹其才高八斗,七步成诗。而且诗人本意是托物寄意,以描写煮豆过程来表达兄弟相煎之痛。

我们又忽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诗人生活的时代:三国时期,煮豆燃萁在黄河流域是很普通的事,所以曹植才能信手拈来。

古诗人已不由自主的借科学之力创作诗词。

我们再看看航空助诗词创作。古人有“登天之难”,而自民国后的诗人们,已有了新的突破。有了登天工具,“登天”的诗人前后相望,写下了古人难及的“空天诗作”。如“山如牛背偏多骨,田似鱼鳞不见畴”(章士钊《鹧鸪天·赴兰州飞机中》),完全换了视角,是从天上俯视大地的诗句;又如“闾巷如棋布,峰峦若蚁堆”(胡先骕《御风》),是登天之后,以如天之胸襟,观察世间万物。还有“脚下寰球真小小,身边宇宙正茫茫”(星汉《乙酉重九后一日“神舟六号”升空,赋此致航天员》),视角为宇宙之广度,亦是翻出古人手掌之佳句。当代诗人之作较之古人,已有质的变化,那就是以进入太空、俯视地球之视角,写景抒情、歌咏见事。

三、当代诗词创作方向浅探

古人之诗以内容分为田园山水诗、边塞诗等诸多门类,且皆能形成流派,其客观条件是,诗人亲历所咏之地、亲闻所咏之事、亲见所咏之人。

1、方向之一,飞向高空,形成空天诗派

边塞诗的形成与“英雄”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有一批边塞诗人,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高适、岑参。是吟咏战争和边塞生活为主题。

而我们当代,已经能飞越高山,直探宇宙。战争的形式也不再是地面的战场杀敌,那么“英雄”的生产也不再可能是陆地上。各国之间的战争已经由陆地转向空间。我们的“英雄”也会在天上产生。我们诗人之笔是否可以直接挥毫向天。发展的继承边塞诗,逐渐形成空天诗派?

古代诗人未能亲自登天,文学史上不能形成“空天诗派”也就不难理解了。

登天的理论依据是天文学,天文学的实践环节是航空航天。中国自年冯如在广州燕塘驾机进行飞行表演,因操纵失灵,飞机坠毁,虽不幸牺牲,但开启了国人登天之探索。年,广东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被孙中山命名为“乐士文号”,并亲笔题词“航空救国”,第一次实现了国人踏入天空之旅。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国人对宇宙之探索;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国人飞天之梦,宇宙间终于有了中华儿女的足迹。

有了亲至空天之人、亲历空天之景、亲知空天之事便有形成“空天诗”流派之客观条件。因此,航空航天诗的创作,把诗词引向太空,以完善我国诗歌发展史,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物质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空天诗”站在科技的平台上,在诗人们的不断追求中,会更完美、更有生命力,必然流传千古。

2、方向之二,飞信传音,形成信息诗派

古时的田园是农耕时代,而当代已是机械化生产时代;古代的交通工具以马为主,而当代的交通工具以汽车和高铁为主。古代生产关系,是以农耕为基础的地主阶级雇佣关系,而当代生产关系,是自主经济与有计划的大工业化经济。当代的通讯方式是电子传播。

所谓信息诗派,是吟咏电子、原子时代的生活风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别情之作。

先看一首古人诗作: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当时的条件,与友人的分别,生离就意味着死别,因为通讯不发达,对方的状况更无从得知。那么,那种强烈的不舍与思念是刻骨的。正因此刻骨之痛是真,所以,才能动人至千古。

而当代不同了,因为科技发达、交通发达、信息发达了。今天分别,明天很可能重逢,北京飞广州当天能打一个往返。与友人的分别,很难有古人的刻骨之痛。那么,当代的离别之作,难以动人。代之的是另一种情意。

且看今人一首诗:

莫道相逢难再逢,春来春去太匆匆。指头在处灵犀在,海角天涯一点通。(周啸天《手机短信》)

借助当代信息工具,指头点击手机屏幕之情意乃内心最强烈的相思之情。与信息相关的还有视频技术,笔者不才,在这方面也做了尝试,即为尝试之作,自不敢称精品。

相思今夜越红尘,一线牵情画面真。海底月成天上月,眼前人是梦中人。但期眉眼含欢笑,不向星云说苦辛。数码殷勤存两地,心声从此往来频。(韩倚云《戊戌三月望夜视频后作》)

是为信息化时代,用信息解决相思之苦。

3、方向之三,借助科学,往哲理更深处总结与探索。

先看古人对自然界之探索: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词人发现了天文学的现象,以词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发出一系列疑问,这一系列的疑问,就是探索,在探索方面,词人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较之其它写天空之作的古人,有了相当深入的哲理思考,对所见之天文现象开始思索了,所谓“别有人间”,我们今天已知,是美国,所谓“飞镜无根谁系”之问,在当时亦是革命性的进步,我们今天也已知,是万有引力的作用。

我们惊叹辛弃疾才气的同时,往往忽略另一个问题:当时的科技水平!在当时,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现在,辛弃疾能发出“飞镜无根谁系”之问,已是天才的表现,也是诗人最深心的投入到对天之思考中!

当代的科技水平远非任何朝代所能及,那么我们借助科学的手段,可否向深山更深处探、向高空更高处探、向自然界更深奥处探?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文中一系列的“假”,都是“假”于工具,我们借着航天器,可看到月背,借着放大器能看到微观动态,借着视频能绕过重重障碍而把另一个城市的友人移到面前。

同时,发达的科学理论,也使得我们能往哲理更深处探索。关于此类题材的诗作,在当代尚属空白,有待今天的诗人们去发现、去创作、去填补之。

四、欲出精品,贵在独创,独创需要勇气。

首先,独创唯天才能之,我称之为“化学变化”。“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鲁迅《野草》),即将古人之篇章与己之阅历加以咀嚼消化,经大脑酶体反应后,发生化学变化,使之生成新的、前所未有的东西。组装,则比比皆是,我称之为“物理变化”。即将古人之言辞与事典简单的组成符合格律的“诗”,毫无自家思想感情。

A+B+C+……+WY(1)

可以把式(4)中的A、B、C、……、W可比作所读古人之书籍、个人之阅历、掌握古人之技法,把Y比作生成的新的作品。显然,没有前面的元素,就无后面的新元素,反之,只有首页的元素,而生不成后面的新元素,也不是创作。式(4)形象的表达了学习古人与今人创作的着么。

古代希腊人和中国战国时的名家,雅好辩论,寻根究底。在西方,因而产生了公理的研究,影响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公理》到牛顿的“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在中国,数学方面有张衡的《九章算术》,建筑方面有李诫的《营造法式》,医学方面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这些理论著作的共同特点便是:独创性!以至于影响至今,甚至还会继续影响下去。

在古诗词方面,《天问》、《诗经》、《古诗十九首》等,皆有唯一性,也就是独创性,所以能流传至今。

古人在诗词方面创新尝试: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长河”的概念是虚构,“嫦娥”的概念也是虚构。有了这个虚构,才促使我们一探究竟,有了“嫦娥四号”首探月背的成功。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与“日边红杏”是诗人虚构的背景。诗人们这些大胆的虚构和假设,把诗词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当代,类似古代创新的诗人们,他们在做了新的创新尝试,弄且还在继续尝试着。

且看科学上的一个世界之憾:

20世纪初,牛顿的绝对时空体系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表现出尖锐矛盾,按照牛顿力学-伽利略相对性原理,速度遵循相加法则:C+V,速度无极限;而按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光速为常数C,不服从速度相加法则,有极限,即光速C。这两种理论都有实验依据,前者无数试验证实,后者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实,能否统一?

爱因斯坦以相对于路基作直线运动的火车为研究对象,得出路基上的同时性不意味着火车上同时性的结论,并加以严密的推导,利用劳伦兹已建立的公式,最后创立狭义相对论。

此事的启示:

怀疑和批判精神:对牛顿绝对时空体系的怀疑和批判,需要极大的勇气:多年来,牛顿力学得到了大量实验支持,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已成为绝对权威,无人敢怀疑。

劳伦兹变换是狭义相对论基础性的数学关系,已在形式上建立了坐标系运动与时空变化的关系,但是,却不能认为狭义相对论是劳伦兹发明的,为什么?因为他是在牛顿力学绝对时空体系的框架内,加上局部性的修补得出的。他没有批判绝对时空体系,没有否定那个体系。他触及到了划时代伟大发明的核心,但却没有勇敢的跨越那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这对劳伦兹是个巨大的遗憾。

爱因斯坦敢于跨出那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于是成了《相对论》的创建者。

希望我们当代诗人,勇敢的跨出那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提起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对古人或权威人士的理论敢于质疑,敢于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达的时代,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的诗词精品。

韩倚云河北保定人,现居北京市海淀区。工学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航天宇航技术、智能机器人、工程可靠性、诗词与科学。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国标委冶金分会副主任委员。

编辑/章雪芳校对/冯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