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天命论,天人相分说 [复制链接]

1#

大家好,我是黄秀美,现在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天命论,天人相分说。

最初,人们观察天象变化,产生了时间观念。但许多自然现象,如星陨日食、打雷闪电、刮风下雨,都是奇异的变化,或有巨大的威力。人们对这些现象不能解释,产生了畏惧心理。有些思想家就利用人们的畏俱心理,提出了天命论。天命论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它是有无比威力的。它派它的代理人,也是它的儿子来统治人世间。这就是人世间的最高统治者——天子。

天命论要求人民绝对服从天子,因为天子代表上天的意志。谁违背天子的命令,就是违背天意,那就要受到上天的严厉惩罚。现在看来,天命论是迷信的。但是,我们把天命论放在三四千年以前的商周时代加以分析。应该承认它是有历史意义的。首先,它是从多神论向一神论发展的结果,它第一次提出世界统一性问题,葩一切现象,包祛百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归结于天命,所以可以说天命论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哲学形态。在这一基础上才有老庄道家的道一元论和后来的气一元论。恩格斯说:“没有古代的奴隶制,就没有现代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古代的天命论,就没有后代的唯物主义。”

其次,在远古时代,人们都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下,没有什么科学的理论可以掌握这些愚味的人们,那时也不可能产生高深的理论。那么,用什么思想能够发动群众、组织力量,与外来的力量作斗争呢?这就是天命沦。天命论是从当时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且适应当时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刚产生的时候也是全新的、最先进的高明理论,也是远古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天命论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人类思维的提高,都起过不可磨灭的进步作用。

第三,一切事物总是有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天命论和一切理论一样,也有产生、兴盛和衰亡的过程。开始,各个*治集团之间的斗争,各方都称自己得到天命的支持。西周初期的统治者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就是说,皇天不是总支持哪一个人。谁有道德,谁能够保护人民,皇天就支持谁,就辅助谁。这就使原来凝固僵化的天命活动起来,随着人民的意愿而不断转移。“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就是说,天的视听就是来源于民的视听。“民之所欲,夭必从之”,人民有什么愿望、要求,上天一定会使它实现。这样,人民的愿望实际上代表了天意。所以,西周统治者提出“敬天保民”的*治方针。原来只跟天子单线联系的天开始跟没有*治地位的民打交道了,这当然也是一种进步,也是天命论的发展。

春秋末期(公元前5世纪),孔子提出自己“知天命”。以后,墨子也提出“我有天志”。这样,夭命也从天子那里转移到圣贤手中。究竟天命在哪里?天命的威力有多大?天命主宰什么?天命论的发展,使以上这些问题越来越模糊了。人类理性认识的提高,使夭命的权威相应地下降了。

天命论认为人间的祸福都是上天决定的。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体会到人们的祸福与上天无关,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都是自己的乎时行为逐渐导致的。这样,人们认识到“天不可信”,不值得信赖。

道家把道摆在天之上,并且说道是自然的,当然天也必定是自然的。道家否定了神灵的天,建立起第一个无神论的哲学体系。人们观察天文积累了丰富的材料,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天象变化是有扭律的,有周期性的,没有意声的,因此完全是自然的现象。自然科学,主要是天文学的发展和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的进步,导致天命论的严重危机。战国后期的荀子提出天人相分说,宣告了天命论的破产。

天命不管在夭子那里,还是在圣人那里,或者在人民那里,它是主宰世界的神灵这个本质都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天主宰人的这种天人联系都没有割断。荀子提出天人相分说,就是要割断这种联系,要人脱离天的控制、束缚,使人类在自然界有了独立的地位。

荀子在《夫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尧是传说中的圣人,最好的统治者。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古人以他为最坏统洽者的典型代表。苟子认为天体运行是有规律的,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失。换句话说,夭体运行不因为好人和坏人而产生什么改变。他还说:好好治理国家,社会就得定,否则,社会就动乱。只要发展生产,节约开支,那么,天就不能使你贫穷,相反,如果不积极生产,却又挥霍浪费,那么,天也不能使他富起来。只要营养充足又适当活动,那么,天就不能使他生病,相反,如果营养不足又懒得活动,那么,夭也不能使他健壮。只要遵循社会法则活动,那么,天不能使他遭受灾祸,相反,如果他违背社会法则,肆意胡闹,那么,夭也不能使他吉利。总之,天跟人是相分的。根据天人相分说,荀子提出人要自己努力去争取幸福,而不能等待上天赐福。表现了当时地主阶级的进取心和主动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