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明知仁政不可行却固执推行孔子的坚持是固执 [复制链接]

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面临的时代,属礼崩乐坏、人心浮动的春秋末期,但是他钦羡周王朝的盛世,以夏商周之一脉相承的“礼”作为其儒家理论基础之一,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而“仁”则属于孔子思想的“核心”,说孔子周游列国宣扬的是以“仁”为核心的治国理念,也不为过。而孟子所处的时代,相较于孔子,实现“仁*”更加艰难,战国时期社会制度已然转型,诸侯王争霸态势已然白热化,儒家的“仁*”思想虽然有其精妙之处和进步性,但是对于急需富国强兵的战国诸侯王来说,稍显温吞。所以,孟子实现仁*,比孔子更难。但是,即便知道多为之事难以有结果,亦如孔子没有放弃推行其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孟子也没有放弃其“仁*”,为什么?因为孔孟身上有一种精神,通俗说来大概就是,孔孟他求的,不是达成所愿之“利”,而是为当为之事的“大义”。其实,想要深刻理解孔孟在推行各自治国思想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原因,我们可以结合二位的相关学说进行议论。首先,从孔子的“天命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将其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能否实现,看成“天命”的结果,也就是说,使命能不能实现,是天决定的,自己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其次,我们从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中可以找到其在推行仁*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原因。孟子认为,一个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一定可以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如果遇到二者必须择其一的境况,便该“舍利取义”。而“去推行难以实现的仁*”这一事对于孟子而言,实则是践行其守“舍利取义”之大丈夫精神,以求寡欲养心的体现。

、孔子:推行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是使命,能不能实现看天命

孔子的天命观,其实在后世也相对有一些争议,因为孔子天命观里面,确实没有明确否认天对人的命运的主宰作用,这一点在秦之后容易被利用,继而以近乎“望文生义”、“偷换概念”等方式作为佐证“君权神授”的依据。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便是,“君权神授”和孔子“天命观”,二学说中对人命运有主宰作用的“天”实则存在质的区别。孔子思想中的“天”,没有“人格”。既然没有“人格”,如何挑选出合心的“天子”?那么君权神授又从何说起?也就是说,就孔子天命观来看,他更多将“天”看成无人格的天,而这种认知,在那个时代有巨大的进步意义。要知道,春秋以前的夏商周时期,“天”是有意志的,世间万物尽在“天”的掌握之中,商朝时期,人们甚至认为“天”只保佑“君主”,这也是商纣王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而周朝对“天”的认识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只是扩大了天的“保佑范围”,说通俗点,周公指明天保佑所有人,继而用“以德配天”来告诫君主要坐稳王位,就要有相应的德行。到了孔子时期,虽然周天子衰微,礼崩乐坏,但天有人格,天可以主宰万物,基本属于那个时代的共识。孔子则创造性剥离了“天”的人格外衣,以此反对人们“淫祭”鬼神,避免本末倒置,但美中不足的是,孔子依旧保留了天对世间万物的“主宰性”。关于“天命”,孔子发出过这样的感慨: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以此,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将其治国思想能否实现,看成是自己的天命。我们如果进一步深入体会,大抵能看到孔子与自己“和解”下表现出的超脱精神。既然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能否实现,是天绝对主宰下的天命,那么又何必在意这结果。因此,孔子虽然知道其*治思想难以实现,但是依旧周游列国去推行,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从一开始求就与结果无关,只关乎于孔子选择如何做,是不是切实在做。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推行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是使命,能不能实现,是天意。所以,不必在意“结果”,但求“问心无愧”(大概是这种感觉吧,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推行仁*是当为“义”事

虽然孔子死后,儒分为八,但其中属思孟学派和荀子学派最为突出,而思孟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孟子,更是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他发展孔子“仁”的思想,并以“重民”和“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仁*学说”,他也曾周游列国推行其仁*学说,但是却屡屡碰壁。在推行仁*这件事情上,孟子和孔子一般,屡屡碰壁,但是孟子也和孔子一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什么?从孟子的相关学说中,我们也能找到答案。孟子的“大丈夫精神”属他学说中比较经典且热血的理论了,他指出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当“居仁由义”。为了进一步丰富大丈夫精神,孟子亦将“利”和“义”的关系进行了相对详细的议论。孟子告诉世人,拥有大丈夫精神的人,在“义”和“利”发生冲突的时候,定然会“舍利取义”,以此养心。毕竟孟子性善论最重四心,而要时刻保佑四心,就需要养心。关于养心,孟子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那么如何寡欲?孟子给出的方法是,必要之时,“舍利取义”,以“义”来规范“利”。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孟子之“舍利取义”不是说要人完全抛弃“利”,而是告诫人们不能让“求利”成为指导自己行为主要因素,而当注意以“义”为先,以此合理规范“利”。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推行仁*对于孟子来说就是符合“义”的当为之事,至于自己推行仁*的愿望能不能被满足,对于一个坚守“大丈夫精神”之“舍利取义”的人来说,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03孔孟坚持的动力源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大义

说了这么多,大家对于孔子孟子在推行其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上,明知失败却一直坚持的原因,想必也有一个基本了解了吧。其实在孔孟的相关学说中,我们就能找到答案。聪明如孔子,他难道不知推行以仁为核心的治国思想,在当时那个时代环境,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吗?教出众多优秀弟子的孔子若是不懂审时度势,如何因材施教?有如何留下“至圣先师”的美名而流芳百世?某种程度上说,孔子是用天命观,与惨淡的现实“和解”。他剔除了天的人格,保留了天的主宰性,从此种逻辑来看,孔子推行其*治思想能不能实现,是他的“天命”,而这天命,并不妨碍其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再来看看孟子。孟子也是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圣贤。战国乱世,实现“仁*”难上加难,孟子自然了然于胸,但是他的义利观,让他毅然坚持去做“当为之事”,而孟子本人更是“热血”非常,直接提出豪气干云的“大丈夫精神”,以修心需寡欲为基本理论要点,告诫人们“舍利取义”是“寡欲”的要点之一。而孟子推行仁*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表现,无疑是符合其“大丈夫精神”中表现出来的义利观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孔孟坚持的动力源不是贪求回报的“利”,孔孟更多是在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大义。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喜欢请点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