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儒教儒家儒学,有学才有家,有家方成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药 http://m.39.net/news/a_5943327.html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我们经常说儒家,又称儒教,也叫儒学,但其实它们是不同的称呼。那么三者究竟如何划分呢?儒学儒学其实就是儒家的思想文化,是儒家传承之基。儒学在浩瀚的历史中,不断变化,完善,填充,其中思想丰富多样,但“仁”始终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学中最为代表性的的思想就是三种统治思想。“礼治”,讲究人们身份有别,当各行其事。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而其实这种思想就是儒家对于人类社会探索提出的一种秩序畅想,虽然不符合时代进步,但是却让人们认识到秩序的重要。“德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毕竟法律是严谨的,所以总会有些无法明确的地方,不能制定法律,而就需要道德去约束和规范。儒家的道德标准至今都对中国有着指导意义。“人治”,在我看来,这才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儒家所有的思想虽然是以仁为核心,但是却是以人为本的。无论何种治理,人才是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想要实现最终的大同社会,真正需要的是人治中的人,在儒家看来就是儒。儒家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体系是起源于中国并同时影响及流传至其他周遭东亚地区国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它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抨击暴*,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而儒家,就是学习这一学术流派的人的称呼,它指代的就是这一个社会阶层。所有继承和学习儒家文化,并以儒家思想为自身主导思想的人都同属于这个阶层。在汉朝以后的时代,儒家成为主流阶层,甚至出现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而这里的读书人就是指的儒家。儒教历史上随着儒家文人辈出,逐渐完善儒家学说,并被当权者承认,儒家开始出现宗教特性,成为儒教。儒教又称“孔教”“圣教”。以“仁”为最高信仰,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终极目标。儒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宗教,中国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孔子为教主。儒教利用*教结合的优势得以成为国教,儒教的神权与皇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相得益彰。因为这种特性,儒教成为历代统治不可或缺的力量,从而被历代维护。儒教是统治者用来维护自身统治,而推动的思想信仰。何为儒儒家是阶层,儒教是信仰,儒学是文化,儒家阶层信仰儒教,学习儒家文化。而儒教追求的是儒,儒是一种境界,从字面上看就是人之需也。所谓人之需,就是帮助人们去寻找和收获他们的需求,所以儒教以人为本,以治世为手段。为天地立心,即为天地之理制定规则,让人们在秩序规划中,井然有序的生活。为生民立命,生民即百姓,百姓即人,立命即是安身立命,儒教就是为了帮助万民安身立命,好好活着而创立的,所以必急人之所需。为往圣继绝学,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人的智慧是无限的,人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儒教就要传承先圣的思想,为人们指明前进的道路。为万世开太平,其实就是儒家最终目的是实现儒,即人之需。只有太平盛世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平,富足,幸福,都是建立在实现这一目标上的。儒,人之需也,以人为本,足其所需,治世永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