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劝学识荀子他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比马克 [复制链接]

1#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些至理名言,掷地有声。我们在读初中时就开始背诵,这是荀子的《劝学》篇。

荀子(公元前—公元前年)是我国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他毕生致力于游说讲学和撰述活动,在儒学中独树一帜,对以前的各种学派的思想都有所批判、继承和发展,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

荀子(公元前—公元前年)

他批判了“天命”、“天志”等唯心主义思想,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自然。

他的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我国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史上有突出的地位,比马克思(—年)的唯物主义观点早年。

马克思(—年)

主张“天人相分”

荀子出身于新起缙绅之家,年少英俊,受过礼教的熏陶。15岁那一年,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招徕四方贤士,荀子慕名前来游学。

他秀才早慧,在稷下求学十年,进德修业,求思向友,热爱大自然,勤于思考,增长了见识。后又去秦国考察,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枣庄)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荀子潜心观察天体运行、山川河流以及寒来暑往,写出了著名的富于哲理的《天论》。他把历来被各式各样唯心论所歪曲了地“天”,彻底还原为自然的“天”。

长期以来,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在处理天、人关系上,不是滑向庸俗的“天人感应”论,就是拘牵与玄远莫深的“天人合一”说。

荀子坚决冲破一切用唯心论密织起来的网罗,不承认天变灾异,强烈抨击天命鬼神的迷信说教,提出了震撼人心的额“天人相分”说,首次把自然界与社会领域严格区别开来。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人”定胜“天”

荀子在看到客观世界无限丰富性和永恒变动性的同时,也承认个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相对性,他的“天人相分”并非停留在消极的分工划限上,而是从结合实际出发,强调“人”对“天”的能动作用,一反儒门“畏天命”的古老传统,迈向积极控制天命的第一步。

他说“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作而危”,主张以法惩恶,“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节本用,重视科技、教育、农业。

荀子在当时,能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潜在力量,满怀信心地提出“人”定胜“天”的理想和抱负,这个理论成就已跨入划时代的先进水平,成为古代唯物主义发展中的一面旗帜。

珍惜大自然

荀子热爱大自然,就象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在他的生活中,不容人们对大自然进行人为的破坏和玷污。为了让人们珍惜大自然,他提出了一套自然保护理论,开创了我国古代自然保护的先河。

他在《王制》中提出了自然保护的几种类型:一是森林资源的保护问题——“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斩伐养长不失其实,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二是动物资源的保护问题——“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并提出了具体保护措施——“罔罗毒药不入泽,谨其时禁”;

三是农业资源的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著书立说

荀子晚年,以无比卓绝的精神发奋著书立说。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荀子“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兰陵旧城有荀子的古宅,孙家楼便是荀子修身养性、著书立说的地方。他在“孙楼著书立说数万言”。可惜年代久远,大都失传。

汉有刘向、班固、唐杨京等人改编的《荀卿新书》。现有《荀子》32篇,是由后人编辑起来的。《荀子》里的《天向》、《强国》、《解蔽》、《王制》、《学而》、《正名》、《非相》、《君道》、《礼论》、《劝学》、《儒效》、《荣辱》、《富国》、《致土》等无不是从大自然入手而分析总结出的学术篇章。

从班固《汉书·艺文志》可知,荀子作赋十篇,现只存《礼》、《知》、《云》、《蚕》、《箴》五赋和《佹诗》二章,他和屈原曾“皆以赋作讽”,但屈原的作品无赋名。

汉书(套装全12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8购买

真正以赋名篇则起源于荀子。其文风也与屈原不同,内容除托物言志、吟风诵月外,形式也变化万端,如采取问答形式,句法整齐,语气近于散文等,对汉代辞赋很有影响。他的赋篇无不凝聚着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他的学说及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