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孟荀子在争人性善还是恶,该如何判断, [复制链接]

1#

荀子竟是儒家。荀子是儒家总感到牵强。不难理解,前面有两个大咖级人物,孔子,孟子,形象太高大,把光线遮蔽住了;后面一大片阴影,荀子在里面。但是,荀子不是甘于寂寞的人,他的学历和身世,想低调都低调不了。

荀子,战国中后期,赵国人。男儿志在四方,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15岁就游学于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可不是一般的学校,跟今天的中科院差不多。聚集了天下的学者、文人,在这里教学辩论。这样一个官办学府,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但是荀子就来了。来就来了,后来还当上了“稷下学宫祭酒”,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稷下学院的院长。到哪里说理去,一个外地人,当上了齐国最高学府的校长,背后有多少嫉妒的眼神和愤愤不平的心!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那么多人惦记着荀子院长,齐王那里常有人说他坏话,一人说不听,两人说不听,三人说听了。三人成虎吗,当年曾子的母亲,有人说自己儿子杀人了,觉着了解儿子,不信,连续三人都这样说,曾母也架不住劲了,放下织布机,翻墙而逃。曾母都经不住考验,何况齐王?荀子从齐国被赶了出来。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荀子来到楚国,楚国宰相春申君很欣赏他。委任他为兰陵令。荀子可是学院派,根正苗红,一腔治国理*的热情,正好可以一展雄才。但好景不长,春申君死了,伯乐没了,他立即就被罢了官。

两次罢官,两次被撵,荀子一落千丈,感到没了意思,可是后人要感谢罢官被撵。罢官被撵在中国古代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贬谪文化。一贬谪倒贬谪出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水调歌头.赤壁怀古》;还有贬谪出了文豪,代表人物,苏轼,乌台诗案后,一路贬下去,最后贬到海南,贬出了优秀的作品不说,还贬出了东坡肉、东坡肘子这些美食,贬出了苏堤这项民生工程。老子做州官时,做守藏史时没有著作,失业以后才有了《道德经》。同样,荀子,罢官后“疾浊世之*,发奋读书数万言而卒”,从而产生了荀子学说。

两次罢官,对荀子内心冲击很大。他冷静下来,开始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社会和人性。写出了《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人的本性都是很坏的,如果你看到了人性善的一面,那一定是装的;人的本性都是朝有利的方向追求,因此人都去争夺生存的条件,而把死亡的危局留给别人。

荀子的“人性恶论”,直接挑战了孔孟的“人性善论”。荀子的学说给了人们一个崭新的看待问题的视野。但是,孟子的人性善论,也有道理。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每个人心中善、义、礼、智的种子,只要稍加浇灌呵护,就会自然而然长成“善”的大树。

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今天也争论不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现在也没有个公断。只是觉着人性里确实是有“善”,同时也有“恶”。

善恶有个人性,两者有时会冲突,会争执,甚至相持不下;不能不恶的时候,却还能善;就应该善的时候,却变着法儿地恶。这就看自我的管控力了。

善恶还有社会性。社会体制越良善了,人性往往越良善;社会体制越败坏,人性往往越败坏。在败坏的社会生存状态下,如果你良善就无法生存,那想良善都良善不起来。

内在的修养和外部的环境,管控着每个人心中的“善”与“恶”。因此,不妨这样来看孔孟和荀子的善恶之争:孔孟认为人性是善的,就会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慢慢教化,从内在修养上用“德”做文章,守住善,归于善;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就会手挥大棒,厉声叱喝,让你的“恶”不敢产生,或不给你“恶”产生的环境。

荀子的人性恶,并不是孤家寡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的人在遥远的西方,地中海沿岸的那些古希腊哲人,也认为人性恶。奇怪的是,西方没有产生过人性善的思绪。其实人性善和人性恶两种文明思绪,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对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来说才健全。当时地中海地区交流太多,进步太快,人性善的思绪稍纵即逝,没有留存;反而,东亚中国的封闭地貌,“人性善”最原始也最基础的思绪,才得到留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