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约公元前-前),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人,集先秦诸子之大成的思想家。
荀子年轻时勤奋好学,15岁那年不辞辛苦地从赵国前往齐国稷下学宫求学。稷下学宫是一个学术文化机构,当时的著名学者如孟子、宋钘、田骈、慎到等人都曾在这里讲学,议论*事,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而主持者也能兼容并包。这样,便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最盛时达余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荀子广求博览,对哲学、逻辑、*治、经济、教育和文学等都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而成为综合百家的集大成者。随后,荀子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尊重和推崇,被誉为“最为老师”,并且先后三次出任学宫的首领。
与孔子倡导“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和墨子重视“天志”“明鬼”不同,荀子表现出敢于与自然作斗争的精神,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他认为自然的天和现实的人在本性和职责上有着根本的区别,自然之天生生不息,有它独特的运行规律,不因人们的喜恶而有所改变。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不能取代或改变天的运行规律,但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也就是说可以充分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来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荀子的这一思想既是对天命鬼神说的直接否定,也是战国时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和信心的反映。
《荀子·劝学篇》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人的后天努力,是荀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是这样,在人性论方面,荀子也持这种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正相反对,荀子提出人性恶的理论。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的天生本性是恶的,比如人性天生好利疾恶,人之耳好声,目好色;善是后天人为的结果,是经过长期的教化和学习而形成的。“伪”是与“性”相对的,是对人性的改造,使之趋向于完善美好。这也就是荀子所说的“化性起伪”。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君臣之间乃至父子之间的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是荀子提出性恶理论的现实基础,而性恶论又成为他提出社会治理方略的理论起点。
从性恶论出发,荀子主张用“礼”和“法”来教化民众和治理社会。礼指各种道德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法指强制性的法规和刑律制度。荀子提出“隆礼”和“重法”并举,以此作为解决社会纷争的根本措施。他的重法主张成为法家的直接理论来源。
学问渊博的荀子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书斋当中,而是积极投身社会活动。他说:“学至于行而后止。”强调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荀子先后到过齐、秦、赵、楚等国,做了广泛的社会考察,丰富了见闻经验,也对所到诸侯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楚国,荀子和春申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者曾荐举他在楚国的兰陵(今山东峄县)当过地方官。晚年,荀子便居住在兰陵,著书立说,最后老死在那里。
荀子是个集大成的思想家,但实际上仍属于儒家,他也常常以儒者自许。有趣的是,荀子的学说更多的为法家所重视,他培养的学生也以法家人物为最有成就,韩非和李斯这两位法家代表人物,都是荀子的学生。
参考胡伟希主编:《一百位杰出思想家》,中国青年出版社年版
编辑/所南翁;vx公号/所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