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治的好吗 http://m.39.net/pf/a_4793213.html秦朝用法家治国,享国15年而灭。建立在秦朝废墟上的西汉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对治国理念进行过几次重大的调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调整。西汉中后期,中兴西汉的汉宣帝总结朝廷统治天下的经验是“霸王道杂之”。“霸王道杂之”看上去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样容易理解,相信不少读者会对此感到迷惑,就连笔者也对此感到困惑过。本文依据史料浅析“霸王道杂之”的内涵,希望能为读者朋友们揭开“霸王道杂之”神秘的面纱。
从“无为而治”到“独尊儒术”
秦末汉初的历史就是一段战火连绵的历史,从公元前年陈胜吴广起义,到公元前年楚汉战争结束,长达七年的战争把秦朝短暂统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摧毁殆尽。西汉初年,国家人口减少,经济凋敝,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跌落到了极点。
一次,汉高祖路过曲逆县,看到城中鳞次栉比、宽敞高大的房屋后,不禁称赞曲逆是天下局指可数的大县,可以和当时的大都市洛阳相提并论,然后,汉高祖问御史曲逆的户口有多少。御史答道,秦始皇时有三万多户,经历战争后,如今只剩下了五千户了。经过长年累月的战争后,曲逆县的户口竟然整整下降了六分之五,即使如此,汉高祖依然称其为大县,足见战争对国家和百姓的破坏有多大。
不仅黎民百姓深受战争的危害,就连汉高祖出行时都凑不齐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出行时干脆乘牛车。可以说,国家的威仪和颜面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几乎无法拥有。
汉高祖为尽快恢复国家实力,在经济上实行了自由开放的*策:1,允许民间买卖人口。2,对百姓轻徭薄赋,只收取田租十五之一的税。3,*府量入为出,减少开支。4,不禁山林草泽,允许私人占有和开发。与此同时,汉高祖约法省禁,松弛国家的刑法,从法律方面保证了民间经济的自由发展。
汉高祖驾崩后,汉惠帝、吕太后、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沿用汉高祖的*策。汉文帝在经济上允许私人铸币,并进一步减税,百姓只须缴纳田租的三十之一即可,他又在刑法上废除连坐法和肉刑,更是把汉高祖的*策发扬光大。
西汉初年,历任统治者的*治、经济措施体现在治国理念上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又称“黄老之学”,是一种道家思想,这种思想主张*府放松对社会的管控,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小*府,大社会”。
“无为而治”激活了西汉社会各阶层的活力,使国家经济实现了腾飞,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盛世“文景之治”由此诞生。与此同时,经济繁荣带来的社会危机也开始浮出水面,并进一步加深。
其一,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任用亲信,发展经济,拥有了对抗中央的实力。吴王刘濞“有豫章郡铜山,即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东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饶足”,公元前年,他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悍然发动叛变,对抗汉景帝的削藩*策,差点改变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便是有名的“七国之乱”。公元前年,平定“七国之乱”有功的梁王刘武为争夺帝位继承权,派人公然刺杀反对自己继位的朝廷大臣袁盎,又用另一种方式和汉景帝对抗。可以说,实力强大的诸侯王在“文景之治”期间已经能撼动中央的权威了。
其二,豪强、巨商、游侠等势力大批出现,侵蚀着百姓和国家的利益。同样在“七国之乱”中立功的灌夫“好任侠,已然诺。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十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颍川”,颍川儿歌之曰:“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族。”
汉文帝刘恒的影视剧形象
汉武帝即位后,国家进行一场解除社会危机的变革势在必行。公元前年,汉武帝在外戚窦婴、田蚡的支持下,任用王臧、赵绾掀起了一场推行儒术的改制运动,企图达到“设明堂,令列侯就国,除关,以礼为服制,以兴太平”的目的。第二年,“赵绾请无奏事东宫”,企图架空窦太后,窦太后勃然大怒,罢免窦婴、田蚡,逼死王臧、赵绾,使汉武帝的改革计划流产。
公元前年,坚持“黄老之学”的窦太后驾崩,汉武帝开始掌握实权。第二年,汉武帝重伸尊儒立场,董仲舒作《天人三策》,提出了“《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的建议。
“大一统”为汉武帝变更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理论工具,汉武帝予以采纳。从此,儒家学说取代道家学说成为官方的正统学说。
“霸王道杂之”
只要提起儒家,人们就会想到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孔子曰:“道之以*,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是一个极力推崇“德*”的人。但是纵观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的各种作为,似乎看不到多少“德*”的影子,我们只看到了杀伐果断和开疆拓土,还有迷信方术,追求长生不老。在汉武帝的身上,隐隐约约有秦始皇的影子,而秦始皇是推崇法家学说的,难道西汉时代的儒家思想和先秦时代的儒家思想不一样吗?
汉武帝刘彻的影视剧形象
是的,两者的确不一样。儒家并不是一个故步自封的学派,而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学派,它在不断地传承中广泛吸收其他学派的观点,对自己进行着潜移默化地改造。早在战国晚期,荀子就融合其他学派的元素,对儒家进行一番改造,提出了“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论点。李斯拜荀子为师,又对荀子的思想进行改造,把法家学说发扬光大,辅佐秦始皇平定了天下。
进入西汉时期后,董仲舒吸取当时各家各派思想中的新内容来充实自己,提出了“刑者,德之辅”的观点。“刑”即刑法,来源自法家思想,“德”即德*,来源自儒家思想,“刑”为“德”辅,即儒、法并用,以儒为主。
在儒家的话语体系里,以“德”治国谓之王道,以“刑”治国谓之霸道,两者相结合便是“霸王道杂之”。在诸侯王、豪强、巨商、游侠等势力不愿意向朝廷主动屈服的情况下,汉武帝用“霸王道杂之”统治天下势在必行。与董仲舒同属公羊学派(研究《春秋公羊传》的儒家学派)的公孙弘被提拔重用后“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迎合了汉武帝的治国路线,因此深得汉武帝的赏识,在官场上平步青云,最终成为丞相,以平民的身份被封为平津侯,开创了西汉中后期担任丞相者必封侯的先例。
当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后,一大批才能出众的儒家学者进入官场,他们积极为汉武帝出谋献策,许多社会问题被迎刃而解。公元前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把诸侯国化整为零,彻底解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此外,主父偃还建议汉武帝把全国各地的豪强迁到茂陵(汉武帝的陵墓),以削弱豪强对家乡民众的影响力,增加京师长安的实力,汉武帝亦予以采纳。于是,地方分裂势力被削弱,中央实现了集权。
主父偃是以德治国的代表,张汤则是依法治国的代表。张汤和赵禹奉诏修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国承用者驳,或罪同而论异。”张汤在审理陈皇后巫蛊案、淮南王刘安谋反案等重大*治案件时“皆穷根本”,为汉武帝彻底清除了反对势力。
汉武帝用“霸王道杂之”治国,成功推行了推恩令、盐铁专营、均输法、算缗令、北伐匈奴、南定南越、东灭朝鲜、经营西域等内外*策,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疆拓土,使汉朝走向了强盛。
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西汉经历十九年的霍光专*后,汉宣帝在公元前68年掌握了实权。霍光和汉宣帝都继承了汉武帝的执*理念,保留了迁徙豪强、盐铁专营、均输法、打击匈奴、经营西域等内外*策。汉宣帝亲*后励精图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公元前60年,汉宣帝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诸国,使西汉的疆域达到了全盛。
从“霸王道杂之”到“纯任德教,用周*”
“霸王道杂之”重在“霸道”,也就是法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把汉武帝和秦始皇视为一类帝王的原因。汉武帝“性严峻,群臣虽素所爱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辄按诛之,无所宽假”,丞相公孙弘去世后,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相继为丞相,除石庆“以惇谨”善终外,其他所有人全部遭到了诛杀。就连兴国有功的主父偃、张汤也全部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汉宣帝颇有汉武帝之风,治国时“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柔仁好儒”的汉元帝做太子时认为汉宣帝“持刑太深”,建议汉宣帝“宜用儒生”,汉宣帝对此十分不悦,训斥汉元帝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说完,汉宣帝叹道:“乱我家者,太子也!”
“纯任德教,用周*”注重“王道”,也就是儒家。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汉元帝即位。汉元帝放弃“霸王道杂之”的治国路线,改用“纯任德教,用周*”的治国路线,如汉宣帝所料,他在治理国家时“征用儒生,委之以*”,但却“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反复改变既定方针*策,结果造成中央皇权衰落、外戚长期专权,地方豪强重新崛起等乱象的出现。公元8年,出身儒家的外戚王莽取代西汉,建立新朝,西汉就此灭亡。
纵观西汉统治思想的变化,第一阶段(汉高祖、汉惠帝、吕太后、汉文帝、汉景帝)是道家的“无为而治”,第二阶段(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是儒、法并用的“霸王道杂之”,第三阶段是儒家(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的“纯任德教,用周*”。事实证明,“霸王道杂之”是一种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的的统治方式,它融合了儒家思想、法家思想中的各种元素,使统治者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而不必墨守成规,只能消极应对社会的变化。
“霸王道杂之”对后世的影响
西汉通过实行“霸王道杂之”把皇权和国力都推向了顶峰,此后历朝历代的强势君主借鉴西汉治国的经验,皆以“霸王道杂之”为治国良策。唐太宗曰:“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宋太祖曰:“治国之道,在乎宽猛得中,宽则*令不成,猛则民无所措手足,有天下者,可不慎之哉!”明太祖曰:“为天下者,文武相资,庶无偏颇。”清雍正亦曰:“自古为*者,皆当宽严相济。所谓相济者,非方欲宽而杂之以严,方欲严而杂之以宽也。唯观乎其时,审乎其事,当宽则宽,当严则严而已。”以上四位帝王的话虽然各不相同,却无一不是对“霸王道杂之”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