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做的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一个人没有逻辑是不好的,懂得逻辑是有益的。“逻辑”这一词虽然是音译的外来词汇,但逻辑这门学问我们是古已有之,只是叫法不同,我们称作“名学”或者“辩学”。战国时期的荀子是有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出色的逻辑思想家之一,他的《劝学》篇部分片段我们在上学时应该都背诵过,现在读来觉得精彩纷呈。好多名句传用至今,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的另外一个逻辑名篇《正名》,同样论述颇为精辟。
这篇文字是在讲说为什么要给一个东西或者事物去命名(定概念),以及怎样命名,如何区别分类,也讲了人思维形成的过程。
“名定而实辩,道行而志通”,只有确定出一个名一个概念定义,才能辨别事物的同异,这样我们才能沟通下去。反之如果没有确定的名称,事物的形状不同,实质不同,在向人表达时就会混乱不清,含糊纠缠,那事情就无法进行下去。“异形离心交喻,异物名实玄纽,贵贱不明,同异不别,如是,则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祸。”
那这“名”怎么定法,怎样区别,靠我们的各种器官对事物的感觉、印象,来共同约定个名以便于沟通。比方说可以从眼睛看到的外形颜色的不同来区别,可以从声音的清浊、吃东西的咸淡苦甜、鼻子闻到的香臭腥臊,还有内心感觉的喜怒哀乐等。我们的心(思维器官)有对感性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取舍的作用,有这个功能,再靠我们依据各种感官定的概念,就可以进行沟通,做事。
然后给它定个名,相同的事物就给它们相同的名称,不同的事物就给不同的名称,单名可以使大家了解的就用单名,单名不足以使了解的就用复名,单名跟复名不相违背就用共名。就是有大类别,有单个的细分,比如鸟兽这是个大类,所有符合那些特质的都叫鸟兽,但鸟兽里也分不同特质的东西,就在继续区分下去,至到没有任何区别了。
事物的名称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合适的,而是人们互相约定一个名,用习惯了,我们就会认为这个名是对的,是理所当然的,而如果出现跟这个名不同的我们就会认为它不对不合适。“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有的东西外形相同但实质不同,这算两种实物,有的东西外形不同但实质相同,可以当成一类东西。
荀子又讲说怎样统一人们的这种思维认识,思维始于实(各种事物、对象),为了正确认识这个实,需要给定个名,这其实就是我们思维的第一层形式,就是概念。为了准确地把这个名的意思表达出来,就需要用其他有关的物象来进行形容对比,这是思维的第二级形式,判断、区别。如果这样对方还不明白,就要进一步的证明论述假说,这算思维的第三层级,推理。“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这些看法体现了荀子对人的思维系统的真知灼见。
荀子还有很多有趣的文章,我体会表达的可能不那么准确,但那个意思精神我是明白的。先秦时代有好多精彩的思想、辩论,都是我们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认识它,了解它。
《荀子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