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大番薯老师主讲荀子小段师术有四,而博
TUhjnbcbe - 2022/3/30 13:52:00
原文: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此之谓也。引文: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来解读一下昨天在学习班发的这段经典。因为我们是一个学习班,所以每个进来学习的同学朋友,都可以有自己对于学习的体悟和看法,所有人都是有这个资格的。我们在讨论一个话题的时候,永远是论事不论人,依经不依论,依法不依人,以经典为标准。但如何去理解经典呢?有一点可以肯定,讲经典偏离太远的话,那学生是不接受的。所以在讲经说法的时候,一个师者,就是老师,一个是受者就是学生,如果你希望这个法能够传播大众且能够流传,那么你说法的时候就要接地气,还要有点儿人情味,这样你这个法才能引起共鸣。简单说就是你说出去无非就是想让人听,如果说了别人不听,那你的法就有问题了,不怪学生怪老师,等于说老师没有学精通嘛。人家听过一遍就不想再听了,这种叫做戏论,就是很容易就过气了,人家听了一遍,还想再听十遍,这个呢叫知识,听完十遍以后再听百遍,这个叫学问,听完百遍以后呢就是智慧了,这是我们要有一个基本认知。人之患好(hào)为人师,有些人很喜欢别人叫自己老师,学生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总喜欢去否定学生,或者总喜欢过度的表达自己,那这个时候就是好(hào)为人师。很重要的一点,任何一个学生,不可能一百个问题的时候九成都是错误的,这是不太可能的。作为一个老师,首先自己先把书读通,由内而外,因为我们的嘴巴容易骗人,但这个耳朵很诚实,万一你说出一句话呢,被那个人听成真理了,结果这个话是废话,那就把听的人给教坏了,等于我本眼明因师故瞎,本来我认为这个东西是对的,结果被我的老师教来教去教错了,这是断人慧命的,在任何一个时代断人慧命,那就是罪大恶极呀,比杀人偿命还要恐怖。也许你这个不好的理论,会一直在他们这里流传下来,那就是造了恶业了,在我看来呢,做老师,在古人早就有自己很好的一个论断,传道、授业、解惑,这个是做老师的责任。作为老师,他应该有条件的,也就说要有什么样的条件,你才符合做老师?荀子这个做老师的标准和方法,几千年来是驳而不倒,很多人都想去驳倒他,但是没有用,古人的智慧是博古通今,再加上时空的检验,流传到现在几千年,还没有被驳倒,那就证明他是经典。经典是原则,经典以外你怎么解析那是你的方法,但是你离开这个经典就不对,所以要辨别这个人有没有学问?有没有道行?我不看他说其他的什么论断,只看他是否注解或者是讲述经典,这个是最好的标准,用孔子的说法叫述而不作,就是能把前人的经典整理好,然后解读解说通透,我认为这个责任就已经尽到了,能把古人的这个经典传颂下去,这个责任都已经很重大很圆满了。我们就《荀子》的这一篇,他说做老师要有几个条件,实际上他讲的很清楚,只有四个条件,这篇是荀子在几千年前的论断。之前我们讲过,我们的文化非常的灿烂,中间经过几个大的高峰期,第一个是春秋的百家,实际上应该叫春秋的诸子,百家是我们后代人给他安了一个名,下来就是两汉的经学,再下来就是魏晋的玄学,然后再下来就是唐朝的佛学,然后到宋明的理学,这是我们文化发展的脉络,而且这个脉络的侧重点和取重点不同,最经典最诚恳讲得最接近道或者是德的,应该是春秋诸子百家,因为当时的人道德是非常的圆满的。做学问也好,讲学问也好,要身体力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说是超不过古人的,也不太可能超越了,因为那个时候的思想体系已经很健全,我们随便取其中一段都可以拿来了读一辈子或者是几辈子。所以我们在讲古文的时候,前提一定是先博古再通今,因为无古不成今,这就需要你极大的阅读量。就比如说诸子百家,你只会其中一家,那你就很难贯通,而且偏执是非常之重的。古人是儒道不分的,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分家,是后代人为了便于区别,甚至于说慢慢形成了学派,只是每个人执重点不同,但并不代表他是错误的啊,就像黑人的皮肤是黑的黄人的皮肤是黄的,皮肤不同,但是性格不会差到哪里去。我们不必去争论儒家好还是道家好,因为以前是儒道不分家,中国人一个字就包含了一切,但因为这个道它是体,不是用,到用的时候,它就有很多丰富的侧重点,但中心点就是它,所有的学说都是围绕它来讲的,只是有的人用在道家,有的人用在儒家,有的人用在阴阳家,有的人呢用在了法家,这些都是它的用,这个用的就是方式和方法。万变不离其宗,我刚才讲到了一个人想做老师,功底一定要深厚,你的嘴巴不能欺骗你的耳朵,你的耳朵不能欺骗你的本性,要不然你讲什么你自己都不明白,听的人可能把它听成了偏差,那你就害了人家啊,你看这个人想不想听你讲课,有一个方式方法,看他能不能把你的这个录音主动的多听几遍,甚至于说把它给编辑成文字,当成享受的在读阅,那你就成功了,就证明你说的东西跟他引起共鸣,这个时候你的学说才有受用面,才能传出去。译文:第一句: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荀子在几千年前,已经把作为老师的一些条件和标准,讲的很清晰了,那我们看一下原文:师术有四,他说做老师呢有四个标准,也就是四个能够成立的条件。而博习不与焉,这个人很渊博,但只是做老师的基础,还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所以我们不要看见这个人很渊博就觉得他很厉害,不一定,他的渊博仅限于他个人,没有受众面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厉不厉害,因为他的传播面太窄了,他的受用人群呢太小,他发挥不出来,渊博是他个人的事情。就好比有的老师他讲课的时候,他自说自话很开心很满意,但是下面的学生呢,一个没听懂,那么他的学问与学生是无关的啊,所以荀子讲的很明白,他说博学而不与焉,你虽然博学,但是你讲出来的话是大家听不懂的,或者是没有受众面的,不能流传的,那么只限于你个人,跟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又比如说你很有钱,但是你的钱从来不拿去做什么善事或者好事,甚至于说捐献什么都没有,那么你这个财富呢仅限于你个人,如果说你拿出来施舍捐助,那这个财富就是大家的,是这么一个层面去理解。所以各位不要觉得这个人很博学,他就很怎么样了,我们先要知道它是个体还是群体,如果他把它奉献出来,那么这个博学的人,就很了不起,否则就没有什么了。第二句: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第一个条件是什么呢?他说是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这个惮呢,是敬畏的意思,就是说师有师道,每一个做老师的人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惮,就是要让他的学生敬畏他,你不能让学生跟老师没有辈份,就像你跟你的父母称兄道弟,那就是没有辈份,这种没有敬畏之心的学习,一定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所以作为老师,首先你要把自己跟学生区别开来,你有你独立的人格与精神,用我们现代的话叫做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就是你要有你的思想精神,有你的风骨,这个时候你的学生才会对你刮目相看,你与他之间的距离才会让你对他能够施教,否则你还不如他,在他的心里没有敬畏之心他就会觉得这个老师狗屁不是,那这个时候你所需要传的道是不成立的,他不信任你,也不觉得你很让人敬畏,那么你讲的话就无用,所以不配为老师。孔子的学生形容孔子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说他这个人非常的威严,但是教起学来就非常的温和,这个就是学生老师之间的差距,老师一定有他的位阶,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段位。做为老师,他在教学生的时候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在思想上人格上,他绝对会比学生的这个段位要高,这个时候你的学生才需要向你请教,才会对你有敬畏之心,否则他可能嘴巴上尊重你,心理上会藐视你,因为他觉得你还不如他,所以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还有文人的风骨,这些都是能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荀子讲的很清楚这个条件,如果你达到了,就可以为师了,这个可以为师,他是一个肯定句,我们就不用再解释了,就是荀子说的你合格了,比如说我问某某人,您今天休息吗?他回答我休息或者不休息,这个是最直接简单明了的,他跟我扯了一大堆说,今天还有什么事还有什么计划,不需要啰嗦这些,一句话讲完说我今天休息就行,大家都明白点个头走人,这个最简单明了对不对?可以为师旬子是肯定的,他说你只要达到这个条件你就可以做老师,这个不需要解释了是肯定的。第三句:耆艾而信,可以为师。第二个条件是耆艾而信,这个耆是指年老的意思,年老跟老年也不太一样,我们看这个书法,以前写的很好的时候,它叫做“”人书俱老”,请注意,这个写书法的人他不一定是老年人,但是在形容他的时候有可能说是“人书俱老”,各位要搞清楚了,这个老字,他还有一种是境界上的呈现,也许这个年轻人他不一定年纪很大,但是他学问还可以,经验也不差,这个时候他也是老。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人书俱老的时候,不要以为他是老年人写的字,也有很多年轻人的书法写的很好。现在这个社会,也有一些年轻人很早就出来讲经说法了,他不一定说到八九十岁他才出来,我认识很多老师,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成就的老师,他们出来教学生和传法的时候,平均年龄是35到40岁左右,这个时候年龄上他并不是一个老的人,但是境界上他够老。所以一定要很清晰的知道,不仅仅是人够格,境界上也要够格。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这个信就等于说诚实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之前我经常讲过西方很多哲学家,他的思想跟他的言行可以不一致,但是西方人觉得没有问题,但是在中国不可以,中国人呢特别强调这个听其言观其行,你在这里跟我讲仁义礼智信,而又在下面干偷鸡摸狗的事,那么在中国人认为,这个叫做掩耳盗铃,自己欺骗自己,他的学问与他的行为是不成立的。现代社会,有很多很年轻的人,他也当了老师,因为他专攻的这个专业可能在他这个年龄段已经可以当老师了,他有这个资格,但是我们要了解荀子那个年代,因为它的交通还很封闭,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它并不是流传很广,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能接受这个教育,所以他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他才能达到这个耆艾而信的程度。因为条件的限制,在春秋时期,很年轻的人是不太可能做老师的,但是现代的社会是可以的,我们看到清华北大有很多二十几三十几岁就在里面任教的,他们教的是专业,而荀子讲的是什么?是人生的为人处世的老师,所以这个耆艾就证明他要够老,够有经验,境界上要到达,然后呢,忠诚于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言行合一,可以为师,这是第二个条件。第四句: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那我们再看一下第三条条件叫“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这一条我们一定要很认真的去理解他,一般来讲,人之患在好(hào)为人师,人世间不要说国内国外也一样,普通的人,一旦被人叫老师,叫多了以后也就真以为是老师了。这个是很为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学生嘛,本来可能境界上理解上就差一点,他叫你老师纯粹是一种尊重。以前我经常说过,人要么被棒([bàng])杀要么就被捧(pěng)杀,很多人是被什么捧(pěng)杀了?别人叫你老师是他的尊重,并不是你就够这个格,结果自己欺骗自己,觉得可以做别人的老师,这个呢不怪学生,怪自己啊。所以我说听一个人讲课也好,说经典也好,外行人听热闹,内行人听门道,怎么叫听热闹呢?比如说我跑到一个火箭专家哪里,跟他聊说我可以用几罐煤气罐加点火药,加点冷却剂,再加点其他什么七七八八的东西,我认为这个东西可以飞上天,飞出地球,飞到火星,那你觉得这个专家会听我在哪里胡说八道吗?他多看我一眼他就输了,因为我纯属滑稽之谈,这个就是内行人听门道。荀子特别强调“诵说而不陵不犯”,说的是你在讲解经典的时候,博古而通今,首先你的基础要够,你的学识要厚,你的阅历也要够丰富,这些都可以作为你传道的一个基本条件,我经常讲,很多人连《千字文》都没读通过,甚至于说都不知道这本经典存在的也大有人在,一下子就去触碰那个最高的经典《老子》《庄子》《易经》之类,还有什么《法华经》《金刚经》,说出来好像爬到了那个境界一样,结果问他《千字文》有没有读完?他还反问你《千字文》是什么东西?这个叫滑稽。中国古人任何时候都是让人从《千字文》和四书先开始,任何时候这个都是标准啊,就像我们从加减乘除九九口算开始一样,没有说一开始就让你学什么微积分什么几何吧,对不对?我们先有一个程序,我们有一个递进的方式,不要说这个人在那里讲《金刚经》,你就觉得他真懂《金刚经》了,千万不要这样理解,就像大慧杲禅师说的一样,你走三步,你的命根在哪里我都知道,无需多言。我告诉各位一个经验,当你三句话跟一个人解释不通的时候,讲不明白的时候不要再讲了,剩下的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无需再争论,争辩下去的后果就是互相不服,大家脸红耳赤。诵说而不陵不犯,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对经典的解读了,把握的精准都要够的,否则你把这个经典解析错了,就像我以前讲的,我本眼明因师故瞎,本来我的理解是对的,对这个人胡说八道讲错了,然后我还不得不接受,或者说他的一些学说学歪了,因为我的认知不够的情况下,可能认为他就是对的,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极严重的后果。不陵不犯,在诵说经典的时候不要歪曲古人的意思,不要歪曲老祖宗的观点,这就需要你强大的这个功底了。不要说我会《论语》了,我就可以读《老子》《庄子》,不会的啊,你才读《论语》这一步而已嘛,其他很多部你还没读呢,所以融会贯通至关重要。以前的古人为什么一定要有师承,让老师帮你印证,你是真正的领悟了我的学说,不用说百分百啊,任何事件都没有百分百,但是古人觉得你授到了我的心法,这个时候你可以出去讲课了,等于说是真正的把老师的学说发扬出去。以前古人的经验是,先发扬老师的学说,最后自己年老的时候再写自己的东西,这个既有敬仰又有尊卑辈份啊,不像我们现在的老师还活在世,就急于出自己的著作,急于写自己的心得啊,这些在古人眼里就像不懂规矩。因为现代人它没有办法再一对一的印证,没有办法像古人一样,我的老师在印证我,那我应该怎么办呢?就应该像我讲的,以经典为师,以经典注解经典,这个时候你的偏差不可能会出现太大的失误。依经不依论,依法不依人,每个人都可以讲经说法,但是脱离了老祖宗的这个范围就不对啊,你说死都没有用。还有一个就是老祖宗没有说的这个法,现代出现的统统是假的啊,所以各位在判断的时候要擦亮眼睛。以前我在外省的时候,我就跟很多朋友讨论过老庄的一些文字,我说碰到一些没有境界的东西的时候,你讲出来呢,别人可能懂可能不懂,但是碰到一些有境界的言语的时候呢,连你自己都不懂。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老子吧,他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我现在跟你形容这个东西,或者是像庄子说的“虚室生白”,这些都是境界,这个境界如果你还没有达到的时侯,你去跟我讲解这个东西,四个字胡说八道。又比如说“致虚极守静笃”,我们古人把它简化叫做虚极静笃,这是一个真实的境界,所以我常常笑那些连打坐都不会的人,你连定都没有做到,你怎么能够生慧,这个方法和条件你都不具备,你怎么可能得到那个果,果树都没有种,就想摘果子。这是我们现代人的一些很奇怪的一个现象,而且在不停的轮转循环,总想直接摘那个果,当你打坐的时候,你的腿麻到你自己都想砍掉的时候,你整个的学问拿出来都不顶用,所以说我们必须忠诚于自己的生理跟心理。我经常说嘴巴会骗人但是耳朵很诚实,因为耳朵什么声音都可以收进去,所以嘴巴上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噼噼啪啪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讲什么,下面的学生听得一脸懵逼,这个法传下去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荀子告诫我们说,不陵不犯,你不要超越或者胡解一通这个经典,否则的话你不可以做老师。那反过来,如果你达到了能够精谨传送,并且不违背古人的意思,那在这个大方向对的情况下,你是可以作为老师的,所以说诵说而不陵不犯。现代人一定要注意,出去讲解经典,如果水平不够,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关后开。第五句: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我们看一下第四个条件,叫做“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这个微怎么解释?我们以前听过一句成语叫做见微知著,所有的老师教学一定会有一个方法和窍门,就是启发学生的慧智,就是会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你不需要把这个问题讲得太明白,你让学生去寻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还有一个,在讲解这个经典的过程中,一定要讲到精妙处,听一遍觉得没意思,那叫戏论,听一遍不过瘾听十遍,那叫学问,再听下去那就是智慧,每一次听都能得到新的启发,这个叫知微。所以能够引导和不断的启发你的学生,这个时候就可以为师,所以这四个条件,荀子讲的清清楚楚。古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对学生是负责终身的,他忠诚于自己的内心,也会给学生指引一个方向。如果说你教的学生是非不分,伦理不分,没有任何的社会责任感,你做为老师再好都没有用。我们否定说这一班全是好学生,但是方向是对的,大环境是对的,这个是关键,总有几个不好的,但是那个不是大方向,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世上还是好人多,坏人呢也有,只是方向是好人多,这就是荀子所说的老师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因为年代的不同,有时候受限于时代,不过我们现在在讲解经典,那么我们就按照经典的原则出发。结合到现在这个社会,我们的教育变成了产业,这个产业就很微妙了,它里面可能是一些利益的供给关系,所以他就不是我们以前讲的,把这个人教的有学问有规矩,然后成为有用之才。现代教育它不一定往这个方向去引导,他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分数,你的分数到达了你其他都合格了,这个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悲哀呀,但是呢也没有挽回的余地。至于是否能挽回呢?这个都不重要,因为自得天机自长成,学校是一个阶段,社会工作是一个阶段,做父母是一个阶段,就是每个阶段你都会有新的认知体悟,所以当你在学校的时候,你可能是个很差的学生,但是到了社会以后,你也可能是一个应变能力很强的人,这个时候就证明了你是一个通达之人。虽然说你的专业不一定学的很厉害,但是你的术就是你的方法、方式很灵活,这个时候你的人生并不会比以前在学校时,那些所谓的好学生差到哪里去,所以我们只是结合一下现代教育,因为现代教育最大的缺失就是没有责任心了,它是一些利益的供给。第六句: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那我们看一下后面一句,荀子再次强调说“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博习博学是个人的事情,把它博施济众,才是天下人共享的事情,否则就是自私自利,没什么用,就是你拥有的一切都是你个人的,你把它分享出来就是大家的,他是这样的意思。第七句: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那么“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水深而回,讲的是世间之事,无往不复无平不跛,没有一条路都是直的,所有的路都是弯弯曲曲的,它一定会回旋,这等于说你父亲走过的路,他当年吃过的苦或者享受过的乐,也许你一样会遇到。我们的境界终有一天,也会跟我们的老师一样,甚至超越我们的老师。所有的水都是有源头的,所有的水实际上都是打成一片的,所以你在这个社会上接触的东西,跟我在这个社会上接触的东西的整个经验,大概呢是不会差很远的,所以在教授起来就可以引起共鸣了。树落则粪本,这个粪本就等于说它供养了你,反过来你要反哺它,落叶归根,自己就当做肥料,又反哺到这个根了,所以无往不复无平不跛。以后学生出到社会上有成就了,有地位了或者是有学识了,他一定会想起他的老师,想起当年教他真正有用的知识学问、为人处事的老师,所以百年树人十年树木。作为老师不需要急功求成,因为这个学生出去以后可能在第一代不一定成才,第二,第三代就成才了,但是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十代都是你学说的延续,那么你这个老师就成就了,所以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古人是这么教的。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我教出去的学生马上就成才,但是呢,我们看一下孔子教的学生,当时成才了很多,没有成才的也很多。但是孔子的学问流传下来了,这几千年来我们都在学孔子,那我们看到他是不是真的成功了?是不是他的学问渊远流长了?这个才是真的成功,几十代人都在学你的知识,都在学你的学问,都在受你知识学问的启发,这个才是好老师。第八句:《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此之谓也。再看最后一句《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此之谓也。诗书礼易春秋,我们要搞清楚,《诗经》才是我们最古老的典籍,以前孔子就问他的孩子孔俚,他说你读《诗经》了吗?孔里说还没有,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他意思是你如果读不懂或者没有读过《诗经》的话,你连跟人交流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达到什么高的境界,这是在野史里面记载的一则小故事。后来孔子又问,读《礼》了吗?礼就是《书经》,孔俚说我也没有读,孔子又说不读礼无以立,你可能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你很难会有一个独立的境界和思想,后来这一句收录到《论语》里面了。言传身教,是古人跟我们现代不太一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能会觉得现在学生那么多,怎么可能教的来?应付的来?其实那个朝代老师带的学生们都不会少,如果你是一个好老师的话,四海八方的人都会像潮涌一样过来拜你为师,这个一点都不奇怪。我们不要把古人的境界看的那么低,好像他们只能收三五个学生或者五六十个学生,其实在他们那个年代,想跟他们学习人多的是,带着束脩就来了,有的甚至连束脩也没带,空手而来,但是他也照样教的,这是他的使命他的责任啊。那么这一句《诗》曰:无言不雠。无言不雠就是回应了,只要你说话就有人回应,只要你在讲解这个经典,必然就有人回应。无德不报,当你再去教学生的时候教一百个里面总有那么一两个成才的,教一万个里面总有那么一两百个成才的,就看你教的是不是真学问了。这个是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那么一个老师去传授知识,总有好的学生能帮他传承,一本经典如果是真的在讲世间大道,那么总有人去护卫他,所以我们经常说在讲经说法的时候,有护法在左右不令断绝。所以学生的传承,经典的流传,就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世世代代都可以让这个光芒照耀下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番薯老师主讲荀子小段师术有四,而博